汉语韵律词研究

汉语韵律词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透视汉语韵律特征,对韵律词进行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和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汉语韵律词为基础,分析汉语语句的韵律结构,分别从韵律短语位置、所处停延边界、组合类型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对韵律词在语句中的音高、音长、重音和轻声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本书深化了我们对汉语韵律特征的认识,在言语工程技术的韵律控制方面,也具有参考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内容提要

第一章 韵律研究概述

第一节 韵律

第二节 韵律层级

1.2.1 韵律层级的划分

1.2.2 韵律层级边界的声学表现

第三节 韵律特征:音高和音

1.3.1 音高

1.3.2 音长

第四节 韵律特征:重音

1.4.1 重音的类型

1.4.2 重音的声学性质

1.4.3 汉语的词重音

1.4.4 汉语的语句重音

第二章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2.2.1 术语定义

2.2.2 研究语料

2.2.3 语料标注

2.2.4 声学参数的测量

2.2.5 重音听辨

第三章 汉语双音节韵律词的音高和音长

第一节 双音节韵律词的音高分析

3.1.1 韵律短语位置对音高的影响

3.1.2 停延边界对音高的影响

3.1.3 相邻声调对音高的影响

3.1.4 韵律短语位置和相邻声调对音高的共同影响

3.1.5 讨论

3.1.6 小结

第二节 双音节韵律词的音长分析

3.2.1 声调对音节时长的影响

3.2.2 停延边界对音节时长的影响

3.2.3 韵律短语位置对音节时长的影响

3.2.4 讨论

3.2.5 小结

第三节 轻声的音高和音长

3.3.1 轻声的时长分析

3.3.2 轻声的音高分析

3.3.3 讨论

3.3.4 小结

第四节 双音节韵律词中后字去声和轻声对比

3.4.1 后字去声和轻声的音高对比

3.4.2 后字去声和轻声的时长对比

3.4.3 讨论

3.4.4 小结

第四章 汉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分析

第一节 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分布

4.1.1 不同声调组合中的重音分布

4.1.2 不同停延边界前的重音分布

4.1.3 韵律短语不同位置的重音分布

4.1.4 不同句法结构中的重音分布

4.1.5 不同元音中的重音分布

4.1.6 讨论

4.1.7 小结

第二节 双音节韵律词重音的声学表现

4.2.1 前字阴平组合

4.2.2 前字阳平组合

4.2.3 前字上声组合

4.2.4 前字去声组合

4.2.5 讨论

4.2.6 小结

第五章 汉语三音节韵律词分析

第一节 三音节韵律词的音高分析

5.1.1 三音节词的调域分析

5.1.2 三音节词前字音高分析

5.1.3 三音节词中字音高分析

5.1.4 三音节词后字音高分析

5.1.5 三音节词中的降阶

5.1.6 讨论

5.1.7 小结

第二节 三音节韵律词中的变调现象

5.2.1 中字阴平

5.2.2 中字阳平

5.2.3 中字上声

5.2.4 中字去声

5.2.5 讨论

5.2.6 小结

第三节 三音节韵律词的时长分析

5.3.1 停延边界对时长的影响

5.3.2 组合类型对时长的影响

5.3.3 句法结构对时长的影响

5.3.4 小结

第四节 三音节韵律词的重音分布

5.4.1 三音节词重音的总体分布

5.4.2 不同组合类型中的词重音分布

5.4.3 不同句法结构中的词重音分布

5.4.4 韵律短语不同位置的词重音分布

5.4.5 不同停延边界前的词重音分布

5.4.6 讨论

5.4.7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四音节韵律词分析

第一节 四音节韵律词的音高分析

6.1.1 四音节词的调域分析

6.1.2 四音节词中第一音节的音高分析

6.1.3 四音节词中第二音节的音高分析

6.1.4 四音节词中第三音节的音高分析

6.1.5 四音节词中第四音节的音高分析

6.1.6 讨论

6.1.7 小结

第二节 四音节韵律词中的变调

6.2.1 上声的变调

6.2.2 阳平的变调

6.2.3 小结

第三节 四音节韵律词的时长分析

6.3.1 停延边界对时长的影响

6.3.2 组合类型对时长的影响

6.3.3 句法结构对时长的影响

6.3.4 小结

第四节 四音节韵律词的重音分布

6.4.1 四音节词重音的总体分布

6.4.2 不同组合类型中的词重音分布

6.4.3 不同句法结构中的词重音分布

6.4.4 韵律短语不同位置的词重音分布

6.4.5 不同停延边界前的词重音分布

6.4.6 讨论

6.4.7 小结

第七章 汉语多音节韵律词的韵律特征

第一节 多音节韵律词中的“韵律峰”

7.1.1 “韵律峰”的定义

7.1.2 “韵律峰”的位置

7.1.3 “韵律峰”的高度

7.1.4 “韵律峰”的形状

7.1.5 “韵律峰”在其他类型韵律词中的表现

第二节 音节数目与韵律特征

第三节 声调的过渡段和稳定段

第四节 多音节韵律词的词重音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后记

汉语韵律词研究是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丹。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韵律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生命意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人的生命意义”这一主题,具体地论述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文化世界”和“人的意义世界”,进而论述了“现代人的生活世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并从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层面,论述了“精神家园的培育”“精神家园的真理”“精神家园的陶冶”“精神家园的升华”“精神家园的支撑”“精神家园的张力”和“精
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研究、辩证法与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辩证法的哲学前提自我批判、理论思维前提判断的历史发展、理论思维前提的实践论批判、辩证法的发展学说、辩证法的人类智慧、辩证法的精神家园等。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