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

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多年来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路径、文艺美学的深化的思考认识。

内容简介

文艺美学能否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于当代美学建设能够发挥怎样的功能?本书以上下两编的结构突显了这种思考向度。

上编建构性地分析了文艺美学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基础,揭示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独特美学属性,并从作者多年的研究中提取出感兴论、偶然论、妙悟论、自得说、化境论、两极论等文艺美学的重要元素。下编则是以哲学切入的视角,解决一些中国美学和诗学的问题,搭建起独辟蹊径的理论景观。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后辅文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学科发展逻辑及其现状

一、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成熟的必然性

二、文艺美学当代发展现状与学科生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学理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文艺美学的学理关系

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当代文艺的阐释价值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独特的美学属性

一、以审美经验分析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二、以审美抽象思维为主体的逻辑形态

三、以历史的流变性为结构的体系形态

四、审美关系论:独特美学系统的核心

第四章 “感兴论”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现代美学关于艺术媒介问题的论述

二、“感兴论”与艺术媒介理论的内在关联

三、中国诗学“感兴”论的独特美学价值

第五章 “偶然论”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偶然论”在中国诗学中的普遍存在

二、“偶然”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基本内涵

三、“偶然论”与中国诗学审美价值论的关系

第六章 “妙悟说”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妙悟说”对艺术创作独特规律的深刻揭示

二、“妙悟说”对创作论、作品论和鉴赏论的打通

三、“妙悟说”与现代美学“直觉论”的内在关联

第七章 “自得说”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自得说”对审美经验中主体个性的强调

二、“自得说”对艺术创作普遍规律的揭示

三、“自得说”对审美关系中主体价值的标举

第八章 “化境论”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化境”是中国美学的最高价值范畴

二、“化境说”的哲学基础及其美学演进

三、“化境”的审美发生机制和主体根基

第九章 “两极论”的文艺美学品质及其价值

一、言内“精微”之笔与言外“广远”之势

二、“精微”范畴的美学内涵及其提升空间

三、“广远”范畴的美学品质及其理论价值

下编

第一章 意境与身体

第二章 中道与诗法

小引

第三章 情志与意向

第四章 触遇与感兴

第五章 神思与辞令

第六章 “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

第七章 “鸢飞鱼跃”与审美理性

第八章 诗学意象与气论哲学

第九章 “万物一体”与生生之美

参考文献

后记

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是202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晶。

得书感谢您对《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电子书
本书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一种,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专著。全书由绪论和6章内容组成,主要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如何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构建努力实现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有机融合,其中包括“中国化”历史成因的剖析以及标志性成果的概括;“中国化”时代创新需要厘清的价值观念、理论体系、思想资源的整合以及大众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中国古代异闻录 电子书
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文集 电子书
中国古典传统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昆曲、京剧等剧种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为作者自1965年以来发表在书报、杂志上有关我国古典戏曲研究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我国古典戏曲形成渊源、背景以及发展、流变的考辨与阐发,有对作家、作品的考释与品评,大都是针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分歧意见和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潜心研究之后发表的一得之见。
在旅行中寻找生存的可能——论彼得·汉德克小说中的空间建构 电子书
汉德克一贯以反对传统、探索求新著称,具有超越一般作家的敏锐眼光,至今已创作了海量作品,被誉为“德语文学神童”。本书聚焦汉德克的旅行文本,基于文本自身所呈现和传达出的大量空间信息和内容,以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的“空间转向”这一范式转型,从“空间”一词切入,对汉德克的文学创作进行考察。首先对文学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做出阐释。其次以汉德克创作生涯中期的三部旅行小说作为分析对象,将旅行模式视为作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