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个体、个体间、群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
内容简介
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理、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符号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预期将对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变革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贾奎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著有《论辩传播述评》(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新闻评论应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2年第2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西方传播理论批判
第一节 西方传播学学科地位分析
第二节 经验学派理论分析
第三节 批判学派理论分析
第四节 技术控制学派理论分析
第五节 找寻传播学重构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 微观意义建构分析
第一节 找寻意义
第二节 意义结构要素分析
第三节 意义建构图式
第四节 意义的表述与解读
第三章 宏观意义系统分析
第一节 野蛮与文明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
第三节 “格栅”与“群体”
第四节 文化与行为
第四章 意义的传播与嬗变
第一节 传媒科技阴影下的民意表达
第二节 作为枷锁,或者保障的信息传播法
第三节 意义传播的风俗场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新华。
得书感谢您对《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