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突破历史常识窠臼,重新发现东西方海上交流。
内容简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书借用曹操《观沧海》为书名,探讨大航海时代西方天主教、中东穆斯林和明王朝的冲突与交流。例如:葡萄牙人首航中国的登陆地——屯门岛于今何处?16世纪全球贸易的中心——双屿(Liampo)究竟在什么地方?景德镇外销瓷通过什么途径运往欧洲,并对16-17世纪欧洲文明产生过什么影响?当然,本书并非仅限于考古学,而是以考古学为依据,在艺术、文学、科学等领域全面探讨大航海时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
作者林梅村,1956年4月生,祖籍广东,生长于北京。l977—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读考古学。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文物研究所。1993年应RichardSalomon教授邀请,赴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犍陀罗语研究。1994年受聘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今考古文博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赴日本佛教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1—2004年三赴香港城市大学,讲授中外文化交流考古。1984年至今,在欧美、日本和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中国和日本出版《丝绸之路与中国文明》(东京:NHK出版社,2005年)等学术专著十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Abstract
1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挑战朝贡贸易的穆斯林海商
二、伊斯兰文化对正德朝皇家艺术之影响
三、苏门达腊—明代“回青”的贸易中心
四、奥斯曼帝国宫廷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
3 大航海时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交流
一、明朝海禁的恶果
二、朝贡贸易的崩溃
三、香港竹篙湾明代走私港
四、桑托斯宫的明青花
五、威尼斯画家笔下的明青花
4 明帝国宫廷制图师考
一、《大明混一图》之宫廷画师
二、《郑和航海图》之制图师
三、《蒙古山水地图》之宫廷画师
5 澳门开埠以前葡萄牙人的东方贸易
一、新航线的开辟
二、首航屯门岛
三、葡萄牙人定制的正德民窑青花瓷
6 寻找双屿港
一、双屿港—16世纪国际贸易的中心
二、2009年双屿港调查
三、明代海图所见双屿港
四、2010年双屿港调查
7 大航海时代泉州至波斯湾航线
一、大航海时代泉州至波斯湾针路
二、《大明东洋西洋海道图》之阿拉伯图源
三、波斯使团对明王朝的最后一次访问
四、波斯艺术对欧洲订制瓷之影响
8 郑芝龙航海图
一、《雪尔登中国地图》入藏牛津大学始末
二、《雪尔登中国地图》之年代
三、《雪尔登中国地图》实乃《郑芝龙航海图》
四、《郑芝龙航海图》之西方图源与图名
9 野墅平林图考
一、《野墅平林图》鉴藏始末
二、《野墅平林图》之题跋
三、《野墅平林图》之银锭桥
四、《野墅平林图》之海印寺
五、《野墅平林图》之作者
10 大航海时代的忽鲁谟斯岛
一、忽鲁谟斯岛的变迁
二、忽鲁谟斯岛出土克拉克瓷
11 普陀山访古
一、16—20世纪初西方学者的普陀山考察
二、普陀山杨枝观音碑与鱼篮观音碑
三、法雨寺的兴建
四、康熙拆迁明故宫旧殿至普陀山法雨寺调查
12 尚蒂伊的中国花园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观沧海:大航海时代诸文明的冲突与交流是201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林梅村。
得书感谢您对《观沧海:大航海时代诸文明的冲突与交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