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密码:审美发生的信息解读

审美密码:审美发生的信息解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审美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实在性以及审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从“美的存在”这一问题入手,探讨审美现象发生的信息过程和审美活动的心理信息机制。结合信息形态的演进和信息思维方法,对审美过程的复杂性、审美系统和审美心理展开具体阐释。

本书指出,审美发生过程中,从审美感知、审美表象形成到审美记忆、审美情感的产生,再到审美想象、审美意象的生成,始终伴随着审美信息的显现、凝结、再造和创生。

作者简介

作者李乖宁,陕西周至人,哲学博士,西安石油大学教师,硕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为美学,信息哲学。中国高教学会美育委员会会员,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美学、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从美学的研究方法说起

二 信息论美学的兴起与沉寂

三 信息哲学的成熟为美学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以信息思维展开美学思考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第三节 选题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信息思维:开启新的美学之旅

第一节 哲学思辨的成就与困境

第二节 科学思维的成就及困境

第三节 哲学思辨与科学思维的融通

第四节 信息思维打破美学困境

第五节 信息时代的美学新质

第三章 美学转型的构想

第一节 哲学、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作为中介的信息

第三节 审美信息

第四节 美学转型的新图景

第四章 审美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

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复杂性思想

第二节 中国古代美学复杂性问题之根源: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

第三节 中国古代美学复杂性思想之焦点:身心关系的困惑

第四节 西方美学中的复杂性思想

第五节 西方美学复杂性思想之根源: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两难

第六节 审美对象的复杂性

第七节 审美主体的复杂性

第五章 审美系统

第一节 从系统论看美学研究

第二节 审美系统的形成

第三节 审美系统中的审美对象

第四节 审美系统中的审美主体

一 作为信息体的审美主体

二 审美主体信息加工的生理基础

第五节 在审美系统演进中形成的美感

第六章 审美心理

第一节 审美心理研究的基本演进

第二节 审美心理的开始:审美感知

第三节 审美信息的基础:审美记忆

第四节 审美信息的源泉:审美表象

第五节 审美信息的生命:审美情感

第六节 审美信息的创造:审美想象

第七节 审美信息的凝结:审美意象

第七章 信息时代的审美密码

第一节 “图”与“文”

第二节 技术与审美

一 技术赋权,在沉浸中延展审美体验

二 审美赋能,在多重景观中建构审美表象

第三节 符号与信息

第四节 审美与创新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审美密码:审美发生的信息解读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乖宁。

得书感谢您对《审美密码:审美发生的信息解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科学解读财富密码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上财神文化的探讨和财富人物的剖析,揭示出积聚财富的时空能量关系,包括:中国天人合一与财神文化、中国的财神文化、中国的各路财神、民间祈财习俗、财神解码、你是自己的财神——庙算的智慧、时间能量、天时能量与财神、地理能量与财神、地利能量与财神、人能量与财神、人时空能量与财神、历史人物实证案例等章节。
夸张修辞格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色 电子书
夸张是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修辞格。自古以来,夸张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中被广为运用,不断得到发展,展现出显著的审美特色。本书作了如下的探寻:最早的夸张在何处?展现了何样的美?各个历史时期夸张的发展情形怎样?审美上有何特色?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及辞赋中的夸张如何?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色?现代的夸张是什么样的?展现了什么样的美?让我们沿着本书的梳理与探讨,领略夸张的发展历程,感受夸张的审美奥妙吧。
东南民族的艺术实践:审美感知与文化情境 电子书
本书运用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和理论,对东南地区民族艺术的形态、技艺、审美及其社会文化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考察,深入探究了东南民族艺术的发展路径、历史情境和文化意义,以及当地人在具体场景下的艺术实践方式。书中围绕民族艺术如何浓缩感知体验,如何实现社会文化功能,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寻求生存之道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尚情”思潮的生命审美研究:晚明人情小说的“理”与“欲” 电子书
本书以晚明时期的人情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个体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通过“情”的演变,即从“情欲”的觉醒到“欲”的泛滥,再到“理”的回归,展现生命的内向探索过程。以生命存在为视角对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现了儒家正统意识形态与世俗大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的过程。在理与欲、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一系列矛盾中,个体生命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即一种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既是历史问题,也是建构当代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与价值
浪漫派视域中的美国现代诗歌审美的实用主义 电子书
《浪漫派视域中的美国现代诗歌审美的实用主义》围绕美国现代诗歌审美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其主要观点为,发轫于美国历史经验的现代诗歌与实用主义哲学之间具有内在的动态关联,前者从后者那里获得了审美性情、思维模式、意义结构和哲学底色,同时也为后者提供了思想品味、理论灵感、诗学范式和诗性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