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七辑)

新媒体与社会(第七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七辑。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

本辑“圆桌论坛”对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进行了实况录音整理,并进行了综述分析。

“专题策划”主打论坛的一个焦点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生态重构”,精选了传统媒体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舆论和共同体探讨。

本辑“学术沙龙”关注新媒体研究中不同的受众和行为,涉及社会集体行动、网络流行语的政治实践,亦关注网络新闻对老年人的形象再现、少数民族受众网络接触行为、大学生消费心理等。

“专题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中国医疗舆情年度报告(2012)》,梳理了2012年影响较大的80起医疗舆情事件,从整体特点、传播特点、舆情应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做得很扎实。

“个案分析”主打“食品安全舆情研究”,精选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案例,如西瓜膨大剂风波中的“微博卖瓜”、农夫山泉标准门、可口可乐“含氯门”事件、肯德基速成鸡事件、红牛“添加门”事件“老酸奶事件”、血清鸡蛋事件等进行了单独的案例解析,启人深思。

作者简介

编者谢耘耕,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2004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

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

研究领域:传媒经济与管理、新闻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并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观点荟萃

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

重构·融合·展望:新媒体视域下的社会发展与媒介生态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

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

传统广电如何向新媒体转型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司法与公共舆论

体制内立场——互联网中“意见共同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会集体行动形成逻辑

新媒体环境中草根群体的崛起与社会变迁

弱者抗争的“武器”:解读网络流行语的话语政治实践功能

网络新闻对老年人的形象再现研究

受高等教育新疆维吾尔语受众网络媒介接触探究

网络购物中大学生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探析

中国医疗舆情年度报告(2012)

危机事件中的劝服策略初探

危机情境下的企业沟通策略与媒体效能研究

网络时代的企业危机公关

跨国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策略研究

红牛“添加门”事件中议题流变

意见领袖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的作用探究

食品危机事件中的危机应对

从美国2012年总统选举谈媒体对美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

新媒体与社会(第七辑)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谢耘耕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媒体与社会(第七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