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

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带你全景洞悉交通运输与社会变迁的深切交互。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在江苏区域诞生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商办汽车运输公司”——江南汽车公司为主要采集样本,从中观测彼时公路运输事业与社会变革发展的线性关联。

即在解析近代江苏公路运输行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公路运输接续发展的外部因素、江南公司的创立程度和股份结构、公司的组织层级和人力资源、公司的物质资源和企业资产、公司的通行路线和营运经纬、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活动、公司存续与兴盛的内生变量以及公路运输业生存和危机的博弈论等量化视角展开史料整理与研究,并辅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理与范式,全景洞悉交通运输事业与近代社会变迁的深切互动。

有见及此,本书旨在为中国经济史、社会史研究提供崭新视角,进而深化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性观照,由此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俾期为当代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与新时代江苏现代化建设展示有益的历史参考,最终呈现理论意义和现世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沛霖,南京邮电大学“鼎新学者”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江苏社科优青;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企业史分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界说

二、研究命题的意义

三、研究动态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 公路运输接续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一节 城市改造与人口态势

一、改造宣扬和征用拆让

二、人口的增长与流动性

第二节 交通规划与建设治理

一、功能分区和交通规划

二、交通治理与生态建设

第三节 道路体系开辟及养护

一、道路系统的全面开辟

二、道路翻修与养护成效

第二章 近代南京区域公路运输行业概论

第一节 国民政府定都前后的发展

一、初立时的步履维艰

二、定都后的日增月长

第二节 日伪统治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运营

一、日伪统治时期的运输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第三章 江南公司的创立程序和股份结构

第一节 企业的创立与登记

一、抗战前的初创与登记

二、抗战后的变更与修正

第二节 股份的筹集与结构

一、抗战前的筹集股份

二、抗战后的持续增股

第四章 江南公司的组织层级和人力资源

第一节 决策层和执行层级

一、公司决策层设置

二、公司执行层运转

第二节 操作层和员工类型

一、内外勤员工的规范

二、工薪津贴的变迁

第五章 江南公司的物质资源和企业资产

第一节 企业的车辆和设施

一、车辆设备演变

二、战时车辆损失

第二节 企业的厂站与资产

一、厂站建设与拓展

二、企业资产的解析

第六章 江南公司的通行路线和营运经纬

第一节 抗战前的路线与票制

一、市区路线和票制

二、长途路线和票制

第二节 抗战后的路线与运输

一、抗战时期的运输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运输

第七章 江南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活动

第一节 营业收支的态势

一、公司营业状况

二、各项捐费支出

第二节 企业利润的分析

一、战前公司的利润

二、战时和战后利润

第八章 江南公司存续与兴盛的内生变量

第一节 人本管理的企业模式

一、考选培训和教育

二、考核奖惩及福利

第二节 文化建设和品质服务

一、重视文化建设

二、强调品质服务

第三节 关切成本和持力创新

一、降低企业成本

二、持续改进创新

第九章 公路运输业生存和危机的博弈论

第一节 交通工具之间的博弈

一、汽车与电车的角力

二、人力车与汽车的竞争

第二节 军警无票乘车和滋扰

一、抗战前的滋扰

二、复员后的情事

第三节 权利争议和劳资纠纷

一、专营权利的争议

二、劳资双方的纠纷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长途汽车公司条例》

附录二 全国公路及江苏省公路干支线图(1934年)

附录三 《战时公路运输实施规则》

附录四 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系统详图(1947年)

附录五 《汽车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一、南京市档案馆藏未刊档案

二、其他档案馆藏未刊档案

三、专著及汇编

四、报刊、杂志及论文

五、外文文献及译著

后记

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沛霖。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志与全域旅游:以宁夏为例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宁夏地方志中的全域旅游资源,分析了地方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的契合之处,对宁夏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地方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能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事业提供优秀文化支撑,能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成果提供资料源泉,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地方志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 电子书
展示广州从清末到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下从“省城”到“城市”的景观变迁和建构过程。
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了从先秦到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生态和文化从相对独立到形成并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书中围绕当地国民身份的转变、近代教育的兴起、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证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属性过渡与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在内地化、近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与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相交织的情形,进而分析和反思青海河湟地区作为民族边疆地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
英国崛起之谜: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 电子书
本书从财政效率的角度对英国产业革命与荷兰市场革命过程中财政制度变迁进行的对比考察,既是诺斯开创的新制度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也是一种用公共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革命的全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