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

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纲要》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史实、重要作家、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成就,编著者均为杰出文学史家。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纲要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zui好的入门书。本书是四册中的第二册,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纲要。

作者简介

作者袁行霈,字春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1936年4月18日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部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2018年4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魏晋南北朝文学

概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曹操 曹丕 曹植

第二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第二章 正始西晋文学

第一节 嵇康 阮籍

第二节 陆机和太康诗人

第三节 左思 刘琨 郭璞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第五章 南北朝诗文

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

第二节 鲍 照

第三节 谢朓和新体诗

第四节 庾信与北朝文人诗

第五节 南北朝骈文和散文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 《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第三节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第一节 《典论·论文》和《文赋》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诗品》

隋唐五代文学

概 说

第一节 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节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唐诗的分期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坛

第一节 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

第二节 王绩 四杰 刘希夷 张若虚

第三节 沈宋和律体

第四节 陈子昂及其文学革新

第二章 盛唐诗坛

第一节 张九龄及盛唐前期诗人

第二节 孟浩然和储光羲

第三节 王 维

第四节 王之涣 崔颢 李颀 王昌龄

第五节 高 适

第六节 岑 参

第三章 李 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浪漫精神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杜 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元结、顾况等

第二节 新乐府运动

第三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

第四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第五节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六节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性

第六章 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韩柳的散文

第三节 唐代古文运动的衰落和晚唐讽刺小品

第七章 中唐其他诗人和诗派

第一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

第二节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

第三节 韩孟诗派

第四节 刘禹锡和柳宗元

第五节 李 贺

第八章 晚唐诗坛

第一节 杜 牧

第二节 李商隐

第三节 温庭筠和韦庄

第四节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写实诗人

第九章 唐代传奇和敦煌变文

第一节 唐代传奇

第二节 敦煌变文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词的名称、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集》

第三节 李煜及南唐词人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袁行霈。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电子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研究 电子书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是一个以反对日本传统汉学和中国学(二战前被称作“支那学”)为目标的社团,在20世纪日本中国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竹内好和武田泰淳等人创立。本书以中国文学研究会出版的会刊《中国文学》为线索,将中国文学研究会置于日本的汉学制度、学术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出版制度和对外扩张等具体语境中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基础资料,从发展史的维度去探讨其在日本中国研究中的历史地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电子书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论文集,囊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共收入论文23篇,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性、建设性原则,鼓励学术创新。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