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套装共5册)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套装共5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历经劫难,敦煌文物流散于世界各地,由此而产生了世界性的学术研究——敦煌学。发展至今,已过了 100多年。随着敦煌学各学科的发展,敦煌石窟 以及藏经洞出土文物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博大 与深厚。如本书所揭示的那样,敦煌文化反映了公元 4 世纪至 14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它不仅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还有丰富的形象资料,诸如壁画、雕塑以及各种丝织 品、工艺品等等文物资料,从中使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了多角度的形象的认识。近年来,中央文史研究馆启动了编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项目,这一巨大的文化工程反映了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研究和认识传统文化,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强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作 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的撰稿人之一,我们在承担 其中的“敦煌文化”等章节的撰写中,不断地认识到敦煌文化的深厚与博大。我们深感敦煌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的不 同,敦煌由于保存了一个延续达千年的佛教石窟,以及一个曾 经收藏了5万多件古代文献以及数百件文物的藏经洞,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物馆”,它所反映的内涵不仅仅限于敦煌地区或者甘肃地区,而是那个时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对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我们敦煌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容简介

敦煌自汉武开疆立郡,便成为汉王朝的西陲门户,其连通东西的特殊位置, 使之成为丝路上的通都要邑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个交融点。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成就了连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圣地 ;特殊的气候条件,保全了博大精深的中古文化典籍宝藏。一经开启,虽仅以边郡地域冠名,但深邃灿烂的文化基因, 迅即使之成为世界文明的象征 ;正是这样的文化奇迹,使之成为世界“显学”;它的内涵虽是历史,但探索和研究使之不断充实和更新——这就是敦煌文化!也是它的真谛和魅力古代敦煌文化之所以得以繁荣,正是由于汲取了丝绸之路 上中西文化的丰富营养。今天,我们又处于一个中外文化交流 的大好时机,更应该以开阔的胸襟,放眼世界,从更广更深的 角度来看待丝绸之路与敦煌的文化艺术。“丝绸之路与敦煌文 化丛书”就是希望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方法来探讨丝绸之路 与敦煌学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不能 再局限于书斋之中,更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责任,要尽可能地 把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普通读者的精神食粮,为当今的精神 文明建设服务。要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也对敦煌、丝绸之路这样的古代文明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收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术研究者的责任。敦煌文化的兴衰,又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息息相关。自 汉代以来,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长期的繁荣,给中西文化的传播 与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的敦煌便在东方与 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保存至 今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藏经洞出土的卷帙浩繁的大量文献,就蕴 藏着无限丰富的古代宗教、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等丰富的 遗产,成为今天学者、艺术家、旅游者瞩目的对象。

作者简介

赵声良,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昭通人,出生地云南昭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馆员。现任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樊锦诗,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章节目录

《莫高窟史话》

《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

《敦煌文化探微》

《专家讲敦煌》

《榆林窟艺术》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套装共5册)是2016年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樊锦诗。

得书感谢您对《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套装共5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跟着敦煌学人体 中国古典人体动态教程 电子书
本书基于对敦煌壁画中人物形态的分析与解构,结合漫画绘制风格,进行人体动态的绘画教学。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敦煌壁画的现状、艺术地位,以及为何选择从敦煌壁画学习人体动态等;第二章结合9幅敦煌壁画,讲解常规动态漫画人物的绘制;第三章结合7幅横身飞天壁画,讲解横身飞行姿态漫画人物的绘制;第四章结合6幅纵身飞天壁画,介绍俯冲姿态漫画人物的绘制;第五章结合9幅旋身飞天壁画,讲解扭转身姿飞行漫画人物的绘制;
线墨集 水墨线稿实例教程 敦煌飞天 电子书
水墨风格的画作总能给人以古典韵味,当水墨与飞天相遇,会是怎样的画面呢?提起手中的画笔,以线造型,以墨铺色,勾勒出飞天的绝美容颜、曼妙身姿、飘逸衣裙,将飞天描绘于画卷之中。本书共7章:第1章讲解了勾线与晕染墨色的绘画技巧;第2章讲解了飞天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服装特点;第3章以飞升为题,讲解了飞天人物各种优美身姿的画法;第4章以乐舞为题,绘制了飞天人物曼妙舞姿和弹奏乐器的形象;第5章以献花为题,绘制了飞天
剪纸与文化:中国传统剪纸图说 电子书
中国剪纸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技艺方面来说,还是从表现力方面来说,它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书分为认知篇、纹样篇、寓意篇、故事篇、服装篇和饰物篇6章,共60个主题,收录了400余幅作品。认知篇从剪纸的起源、发展讲起,然后介绍了团花剪纸、门笺剪纸、皮影人物剪纸等;纹样篇涉及彩陶纹饰、青铜纹样、历代云纹、敦煌藻井、纸上青花、十二花神等主题;寓意篇以“福”为主线,
造园艺术设计丛书——景观雕塑与小品 电子书
本书收录近年国际上具代表性的景观雕塑,根据景观雕塑的功能将其分成六个部分:城市广场雕塑、公共空间雕塑、公共园林雕塑、居住区雕塑、水景雕塑以及其他雕塑。
世界音乐与文化认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收录的文章选自《民族音乐学》(美国民族音乐学学会官方期刊),全部围绕“音乐与认同”这一主题,对民族音乐学中与认同和身份有关的术语、路径、对象、理论工具箱、价值取向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全书共包括《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呼吁与回应》《斯拉夫民间音乐:演唱类型与自我身份认同》《古吉拉特邦的卡兰:种姓身份、音乐和文化变迁》《西赫托拉节日庆典上的身份认同和旋律运用》等1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