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影响因素研究,以技能型人力资本为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技能型专用性人力资本为视角,以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七个章节:引论、技能型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学校办学主体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专业特征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学生个体因素在产学合作中的影响、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同或相近领域研究综述

1.3.3 专用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和该理论对本书研究的适切性

1.3.4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与逻辑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回顾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2.1.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2.1.4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技能”与“技能形成”概念

2.2 新制度经济学基础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治理机制与制度环境分析

2.2.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专用技能”概念

2.2.4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制度

2.3 本书核心概念界定

2.3.1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

2.3.2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1 分析框架

3.1.1 治理机制与产学关系类型

3.1.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

3.2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2.1 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技能形成制度

3.2.2 工业化成熟期的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产学关系

3.2.3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3.1 早期工业化时期的技能形成制度

3.3.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4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4.1 早期工业化与双元制技能体系的建立

3.4.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4.3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5 我国台湾地区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5.1 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出口工业阶段

3.5.2 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

3.5.3 经济自由化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阶段

3.5.4 我国台湾地区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6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3.6.1 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工业化阶段

3.6.2 重化工业阶段

3.6.3 经济自由化阶段

3.6.4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3.7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

3.7.1 技能需求与产学合作动力

3.7.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稳定性

3.7.3 技能形成制度演变与产学关系变迁

3.7.4 技能形成制度模式与高职产学关系类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框架

4.1.1 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与技能需求

4.1.2 企业所需技能专用性与获取方式

4.1.3 企业技能获取方式与产学合作

4.2 研究模型和设计

4.2.1 研究概念模型和假设

4.2.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4.3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4.4.1 企业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4.4.2 企业合作策略、合作历史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4.4.3 投资型企业与实质性产学合作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假设验证结果小结

4.5.2 结论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办学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5.2.1 数据来源

5.2.2 模型与变量说明

5.2.3 数据(调查样本)的统计描述

5.3 实证分析

5.3.1 办学主体差异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5.3.2 院校其他特征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研究结论

5.4.2 政策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专业人力资源专用性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框架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择

6.2.2 研究模型

6.3 数据说明

6.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6.3.2 数据统计描述

6.4 实证分析

6.4.1 专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市场需求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6.4.2 学校专门化投资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6.5 结论与政策启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学生个体技能人力资本对高职院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框架

7.1.1 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产学合作

7.1.2 个体可信承诺与产学合作

7.2 研究假设与设计

7.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7.2.2 变量设计与测量

7.3 样本数据描述统计

7.4 实证检验与分析

7.4.1 产学合作对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影响

7.4.2 学生个体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7.4.3 学生个体契约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7.5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1 实证结果小结

7.5.2 结论与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1.1 技能需求者

8.1.2 技能供给者

8.1.3 技能专用性

8.1.4 技能所有者

8.1.5 技能形成制度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8.2 政策启示

8.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8.3.1 可能的创新点

8.3.2 可能的不足

8.4 研究展望

附录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附录2 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冰。

得书感谢您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伦理的现实反思与终极关切:乌托邦视角下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构研究 电子书
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型过程中,而作为新的道德启蒙,生态伦理建构以生态意识为先导,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推动和促进文明的内在转型。然而,这种基于生态考量的伦理思想,却遭遇到现代伦理话语的理论指责和实践难题,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间如何选择的“两难处境”。走出“两难处境”,探寻生态伦理的整合价值,除了从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中探寻思想资源,还应该直面现代社会,以乌
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研究与分析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进行流行学现状研究的同时,阐述了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与过程分析的相关理论,例举多种心理治疗的量化实验研究和质性案例分析等原创性研究,同时,介绍了多种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干预技术。此外,研究与讨论了心理治疗的生物学影响、文化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中的不良效应等。特色:(1)实验研究内容与数据的原创性:本书基于申请者参与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成果,以及美
王学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
王学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王学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