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唐朝民俗的知识百科,唐人生活的忠实写照。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总是引人无限遐想。

本书将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运用诗文、史籍、笔记、小说等材料,从唐代的岁时节日、都市生活、各类妇女习俗、文人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唐代民俗。书中多角度再现唐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与唐朝的时代氛围,挖掘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展现了唐人多样的人生姿态。

本书不仅宛如一幅勾勒唐代人海风情的长卷,也是一部探讨民族心理、情感与文化的力作。

作者简介

作者程蔷,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授予硕士学位,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是民间文学、民俗学,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一、历史民俗学和文学史研究的民俗视角

二、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一:民俗释义

三、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二:民俗的内部构造

四、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三:民俗文化发展的辩证观

五、民俗文化与文化体系

六、文学与民俗文化传统关系概说

岁时节日

一、唐人的时间意识和对节俗传统的改造

二、享受人生和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从上元、寒食到端午、重阳

三、女儿节的情思:七夕和唐人七夕诗文

四、年终之祭

五、归一化:节俗与相关传说的动态结合过程

都市民俗

一、都市的兴起

二、唐两京之民俗圈

三、长安一日:官街鼓、早朝与京官之邸

四、市署管理

五、长安东、西市行业种种

六、长安市井生态图景

七、扬州之夜

八、都市民俗心理举要

妇女生活与习俗

一、唐人妇女观概述

二、唐代妇女的一生

三、唐代婚嫁礼仪和习俗

四、唐宫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五、农村、市井及其他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文人士子风貌

一、宦与婚:士子人生的两大关键

二、人格理想:民间侠文化对儒道释互补结构的补益

三、作家的养成和文学的人文精神

四、时代迁易与士风演变

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

一、与人共存的神灵世界:现象的泛观

二、祷祝、娱神及其他

三、迷信中的实用功利

四、祈求、诅咒和驱鬼的巫术

五、预兆和占卜巫术

六、梦和占梦

七、随处可见的禁忌

民间文学与技艺

一、神话的流传与再创造

二、神话原型与唐人传奇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四、民间歌谣谚语

五、民间技艺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新版后记

附 唐代风华图录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是2025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董乃斌。

得书感谢您对《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黔南苗族民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收入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类文稿75篇,编为“理论探讨”“传统节庆”“交往礼仪”“婚恋嫁娶”“文化生活”“民间信仰”“丧葬习俗”“服饰文化”“村规民约”9个篇章。
田野民俗志(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现代田野作业技术的特殊训练、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寻俗集:钟小馗寻趣味民俗 电子书
宗帅、赵伯衡编著的《寻俗集(钟小馗寻趣味民俗)/漫画民俗系列》通过节庆民俗、二十四节气、生活礼仪、食在有福、技艺传承、人生礼仪五个章节分别诠释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生活智慧,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人物钟馗为原型创造了诙谐幽默的形象“钟小馗”,以一种轻松好玩的方式讲述中国民俗之趣。书中插图均由手绘水墨画完成,以创新的手法编排整理了我国的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宣扬传统文化价值并愿加以传承的诚挚之心。本书可以说是一本
田野民俗志.“跨文化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共分4个部分,内容包括: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田野作业的特殊技术训练、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 电子书
历史学者杨国强思考历史的文章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