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微博公益传播的积极效果及策略探讨。
内容简介
《媒介u社会书系(第3辑):微博公益传播涵化效果研究》关注新媒介涵化作用的积极效果。《媒介u社会书系(第3辑):微博公益传播涵化效果研究》以微博客的公益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描述微博客公益传播影响用户公益认知、态度和行为动机的过程机制和关系模式。《媒介u社会书系(第3辑):微博公益传播涵化效果研究》详细说明微博客公益传播在亲社会化方面具有的微观和宏观效果,以及这些效果的媒介根源。讨论促进这些效果积极发挥的实际策略与操作方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一、在研究的效果内容方面
二、在研究的媒介对象方面
三、在研究的个人对象方面
四、在研究的信息内容方面
五、在研究的理论范畴方面
六、在研究的理论范式方面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微博客
二、公益行为
三、公益行为相关信息
四、公益活动的直接实施与间接参与
第一章微博客涵化作用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既有媒介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
一、传统媒介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
二、传统媒介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的改进
第二节 既有媒介涵化作用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
一、在细化效果层级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级间的直接影响关系
二、涵化作用认知心理的总体过程
三、涵化作用的生态认知过程模式
四、涵化作用效果实现所直接依赖的认知心理机制:概率判断的信息处理机制
五、既有涵化作用内在机制解释与影响关系模型需要完善的地方
第三节 对既有媒介涵化作用理论的补充
一、存储对于既有涵化第一层效果——现实概率判断影响实现机制的补充
二、对于涵化第二层效果实现机制的挖掘
三、对于涵化作用第三层效果影响实现机制的探讨
第二章微博客涵化作用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
第一节 微博客涵化作用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
一、微博客涵化作用第一层效果的实现机制
二、微博客涵化作用第二层效果的实现机制
三、微博客涵化作用第三层效果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 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
一、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
二、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关系模型
三、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影响关系假设体系
第三章微博客涵化作用效果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实证研究准备
一、微博客公益行为相关信息涵化作用结构方程式模型的构建
二、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
三、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四、研究数据收集工具
第二节 实证研究实施
一、研究数据的收集对象和收集过程
二、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第四章微博客涵化作用效果实证研究结果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适配检验结果
一、不违规估计检查结果
二、整体模型适配度
三、结构方程拟合结果分析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一、变量间非标准化路径系数
二、变量间标准化路径系数
三、影响变量和效果变量间直接、间接影响关系水平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解析
一、测量指标与潜变量之间解释关系的实际验证
二、核心变量之间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的实际验证
第五章微博客涵化作用效果研究结果的引申讨论
第一节 新媒介技术带来新的涵化作用效果水平
一、新媒介特征通过提高影响因素指标带来更加显著的涵化作用效果
二、全新媒介技术通过塑造媒介特征带来了更显著的涵化作用效果,印证了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微博客社会化实施途径的创新
一、微博客涵化作用可以成为道德社会化的实施途径,发挥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二、促进微博客涵化作用、发挥道德社会化功能的操作性措施
三、重视微博客涵化作用在其他社会化功能的发挥与利用
第三节 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微博客涵化作用影响关系内容
二、描述了微博客涵化作用的心理机制
三、揭示了涵化作用效果的媒介技术根源
四、展示了微博客涵化作用具有的道德社会化功能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一、研究结论内在效度方面:对于既有公益认知心理等干扰变量的统计控制有待加强
二、提高研究结论的内在效度的未来研究计划:采用控制实验收集研究数据
三、研究结论的外在效度
附录微博公益行为信息传播效果调查问卷(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
微博公益传播涵化效果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绩宏著。
得书感谢您对《微博公益传播涵化效果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