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

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

免费查看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视角,将促进生态学的定量描述从“二维”到“三维”的变革。《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讲解了激光雷达技术原理及不同激光雷达平台的数据获取与处理,并以此为基础系统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生态应用中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拓宽激光雷达技术与森林生态学交叉应用研究的思路。由于激光雷达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读者要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往往需要使用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该书在介绍相关内容时附有Python程序代码,供读者使用。

内容简介

  《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系统介绍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沿发展,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典型研究实例。全书分为基础原理、技术方法、应用与前沿展望三大部分,共15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重点阐述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扫描测距原理、数据获取工作流程和误差来源;第二部分包括第4~10章,详细介绍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的技术基础,针对森林生态关键参数阐述了激光雷达遥感定量分析方法,并就具体的参数提取给出了应用程序代码;第三部分包括第11~15章,结合实例阐述了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热点,介绍了新兴起的移动激光雷达平台,力图反映激光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森林生态应用前景。

  《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从广阔的视角介绍激光雷达主动遥感技术在森林牛态学多个分支领域的应用,对于遥感、生态、植被、气候、水文、环境、规划、气象和防灾减灾等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章节目录

第一篇 基础原理

第1章 激光雷达主动遥感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分化

1.1 激光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历史

1.2 激光雷达分类

1.3 主要商业激光雷达设备简介

1.3.1 国外主要商业激光雷达设备

1.3.2 国内主要商业激光雷达设备

1.4 激光雷达数据专业处理软件简介

1.5 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价值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2.1 激光扫描仪的测距原理

2.1.1 脉冲式测距

2.1.2 相位式测距

2.1.3 测距精度

2.2 激光扫描仪的辐射原理

2.2.1 激光雷达方程

2.2.2 辐射回波信号

2.3 地基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2.3.1 地基激光雷达系统组成

2.3.2 地基激光雷达系统的主要参数

2.4 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2.4.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组成

2.4.2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主要参数

2.5 星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2.5.1 星载激、光雷达系统组成

2.5.2 星载激光雷达系统的主要参数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激光雷达外业工作流程和系统误差来源

3.1 地基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作业基本流程

3.1.1 扫描前期准备

3.1.2 扫描作业规划

3.1.3 数据采集作业

3.1.4 数据初期检验

3.2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作业基本流程

3.2.1 机载激光雷达作业流程概述

3.2.2 航测前期准备工作

3.2.3 航测方案规划设计

3.2.4 航测数据采集作业

3.3 地基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误差来源

3.4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误差来源

3.4.1 飞行平台误差

3.4.2 POS系统误差

3.4.3 激光传感器误差

3.4.4 系统集成误差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技术方法

第4章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格式

4.1 点云数据格式、组成和特点

4.1.1 点云数据格式和组成

4.1.2 点云数据特点

4.2 点云数据索引

4.3 点云数据的读取

4.3.1 为什么选用Python编程语言?

4.3.2 Python的基本语法

4.3.3 Pvthon读取激光雷达数据及其索引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激光雷达数据滤波和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5.1 滤波简介

5.1.1 基本概念

5.1.2 滤波的难点

5.2 滤波方法概述

5.2.1 基于坡度的滤波方法

5.2.2 基于形态学的滤波方法

5.2.3 基于插值的滤波方法

5.2.4 基于渐进三角网加密的滤波方法

5.2.5 基于分割思想的滤波方法

5.2.6 混合滤波方法

5.3 滤波精度评价比较

5.4 DEM的生成

5.4.1 DEM插值方法与比较

5.4.2 DEM误差分析

5.4.3 DEM精度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地基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和特征提取

6.1 点云解算

6.2 点云配准

6.3 噪声去除

6.3.1 基于空间分布的去噪算法

6.3.2 基于聚类的去噪算法

6.3.3 基于密度的去噪算法

6.4 点云特征提取

6.4.1 颜色特征

6.4.2 局部几何特征

6.5 点云分类

6.5.1 基于模型拟合的点云分类

6.5.2 基于区域增长的点云分类

6.5.3 基于聚类的点云分类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和特征提取

7.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流稃

7.2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解算

7.3 航带拼接与航带平差

7.4 点云数据的粗差探测

7.4.1 粗差定义和来源

7.4.2 粗差探测与剔除

7.5 机裁激光雷达点云分类和目标提取

7.5.1 点云分类和目标提取方法简介

7.5.2 点云临督分类流崔及精度分析

7.5.3 点云监督分类过程中的特征提取

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和特征提取

8.1 GLAS简介

8.1.1 慨述

8.1.2 GLAS产品简介

8.1.3 GLAS数据获取与数据类型

8.2 GLAS波形数据处理与参数提取

8.2.1 GLAS波形数据处理

8.2.2 GLAS波形参数提取

8.3 GLAS数据应用

8.3.1 大区域尺度树高估算

8.3.2 大区域尺度地土生物量估算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森林结构参数提取

9.1 群落水平林业结构参数

9.1.1 群落垂直结构剖面

9.1.2 群落结构参数及层片结构

9.2 单木水平林业结构参数提取

9.2.1 单小分割

9.2.2 结构参数批量提取

9.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生态系统功能参数反演与大尺度模拟

10.1 冠盖度与郁闭度

10.2 叶面积指数

lO.2.1 理论基础

10.2.2 地基激光雷达提取LAI

10.2.3 机载激光雷达提取LAI

10.2.4 星载激光雷达提取LAI

10.3 地上生物量

10.3.1 基于大光斑激光雷达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

10.3.2 基于小光斑激光雷达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

10.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应用与前沿展望

第11章 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11.1 森林动态监控

11.1.1 基于激光雷达的森林动态监控

11.1.2 基于激光雷达的森林生长模型构建

11.2 林火监控和林火烈度评估

11.2.1 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火实时监控

11.2.2 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火烈度评估

11.2.3 基于激光雷达的森林可燃物载量估算

11.3 森林疏伐区检测

1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水文及生态模型中的应用

12.1 激光雷达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2.1.1 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2 激光雷达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12.1.3 激光雷达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中的发展前景

12.2 激光雷达技术在生态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12.3 激光雷达技术在生态模型中的应用

1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植被三维可视化重建

13.1 单木水平的三维重建

13.2 景观水平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13.3 植被三维重建的应用领域

1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近地面移动激光雷达平台的兴起及其生态应用

14.1 背包激光雷达系统

14.1.1 背包激光雷达系统的硬件组成

14.1.2 背包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14.1.3 背包激光雷达数据示例

14.2 车载激光雷达系统

14.2.1 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硬件组成

14.2.2 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T作原理

14.2.3 车载激光雷达数据示例

14.3 无人机及其他近地面激光雷达系统

14.3.1 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的硬件组成

14.3.2 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14.3.3 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示例

14.4 近地面移动激光雷达平台的生态应用

14.4.1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4.4.2 在湿地生念系统中的应用

14.4.3 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4.4.4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激光雷达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应用展望

15.1 激光雷达的技术展望

15.1.1 传感器的研发和创新

15.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15.1.3 激光雷达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机遇

15.2 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应用展望

15.3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是201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郭庆华。

得书感谢您对《激光雷达森林生态应用:理论、方法及实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可见光通信新型发光器件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目前国内尚没有全面总结讨论适用于可见光通信的光源器件发展的图书。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翔实,集成了国际上氮化物发光器件领域全前沿的热点方向与研究成果。 本书重点分析了新型器件的电学与光学特性,并讨论了不同器件对于可见光通信应用中所具有的显著优势。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 电子书

1.反映了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进展; 2.科研工作的理想参考书; 3.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成果之间的平衡; 4.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运营大变局 电子书

本书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典型4G运营企业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4G移动互联时代,运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变革趋势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论述。对4G时代运营业的角色定位、流量经营、平...
从零开始学模拟电路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二极管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和高频电路。最后,结合仿真软件,对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实验和验证。
智慧安监实践 电子书

1.本书是《智慧城市实践系列丛书》的40个分册之一,从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营销智慧化、维度多样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2. 本书完全通过案例对智慧安监实践进行解读,读者能系统全局了解如何进行智慧安监建设的架构设计、系统规划、相关实践等。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1.作者实际参与了中国移动5G网络在武汉市的规模测试工作,主要负责5G承载网络的设计。同时负责了中国电信深圳地区的5G承载网络规划工作,有一线的工作经验。 2.本书系统地分析了5G承载的需求,对业界分析5G承载的需求有指导作用,提出的5G承载规划与设计方法对业界的5G承载网络部署有指导作用。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