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

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掌握不断跃迁的“底层逻辑”,成为超越自我的“成长黑客”。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从平凡到卓越的成长指南,帮助大家认识自我、成为创造高价值的快速成长者和经营管理高手。本书内容围绕以下3个核心问题展开。

第一,哪些关键特质和成长要素,会让你具备远超一般人的成长潜力,拥有出众的成长速度?

第二,应该如何改进关键认知、关键关系、关键技能和关键学习力,获得快速成长和晋升,成为超越同龄人的“成长黑客”?

第三,依靠什么样的经营管理创新和领导力提升“工具箱”,才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创业者/管理者?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研究、培训和实践的经验提炼创作,融合了作者20余年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创业经验,通过展示大量创新观点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真正掌握个人成长、经营管理创新的核心技能,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职业生涯跃迁。

作者简介

作者张永军,知名管理学者,科技领域的连续创业者。2006年,博士毕业,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与工程管理系讲师;2010年,被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2年,任北京大学移动数字医院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管理者成长、企业成长、创业创新领域有20多年的研究经验,深度访谈过数千名企业家、管理者、创业者,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MOT、MBA、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中讲授过数百次管理和成长类课程,出版过专著、译著十余部。

担任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评委、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青年SDG创新者项目导师,获得过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中文版2023年度优秀作者奖、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赞誉

推荐序1 什么样的人更有机会成为高价值成长者?

推荐序2 我关于创业者快速成长的3个观点

推荐序3 快速成长者如何提升深度思考力?

自序

第1章 高价值成长者:洞悉成长曲线,获取关键突破

1.1 关键成长要素:超越自我的不竭动能

1.1.1 关键认知奠定成长方向

1.1.2 关键关系构建机会之窗

1.1.3 关键技能确立成长势能

1.1.4 关键学习带你超越自我

1.2 高潜力人才:支撑成长潜能的创新力

1.2.1 创新需要发现的眼睛,善于识别机会、创造需求

1.2.2 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提出新问题、打破僵局

1.2.3 心灵是一切的根源,创新力要在积累中爆发

1.2.4 以跨学科的融合思维,去横向拓展,解决复杂问题

1.3 个人成长曲线:赢家都擅长弯道超车

1.3.1 个人成长曲线告诉你,赢家都擅长弯道超车

1.3.2 从心理和技能两方面发力突破

1.3.3 蓄能期,突破愚昧禁锢,扎扎实实打磨基本功

1.3.4 成长期,避免成为“小老树”,尽快突破第二个转折点

1.3.5 爆发期,利用优势,勇于开启第二人生曲线

1.4 第一转折点:年轻人如何突破技能瓶颈?

1.4.1 摒弃学生思维,工作中坚持成果导向

1.4.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用长期目标牵引人生

1.4.3 目标不会自动实现,要分解成有效的行动方案

1.4.4 把握7年成长周期,以终为始,管理时间

1.4.5 懂得知识分类管理,死磕技能并转化为价值

1.5 第二转折点:从业务转型管理的奥秘

1.5.1 主动性

1.5.2 概念思维

1.5.3 影响力

1.5.4 成就导向

1.5.5 坚韧性

第2章 关键认知:直击事物本质,创新改变世界

2.1 工作记忆:高手与普通人的认知区别

2.1.1 防止你的大脑被系统化编排

2.1.2 高手与普通人的根本认知区别

2.1.3 如何提高工作记忆和认知力?

2.2 概念能力:用创新的见解改变世界

2.2.1 不是简单命名,而是精准下定义

2.2.2 不是简单罗列,而是系统化思考

2.2.3 不能只靠经验,创新的见解才有价值

2.2.4 不能只靠堆积知识,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2.3 正确归因:剥洋葱式地洞察事物本质

2.3.1 归因推理的含义和应用

2.3.2 思考问题多用归纳推理,沟通汇报多用归因推理

2.3.3 善用5why分析法,剥洋葱式地进行归因

2.3.4 警惕错误或预设前提的归因

2.4 成事思维:如何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2.4.1 变单打独斗为团队合作

2.4.2 培养耐心,踏踏实实打磨每件事

2.4.3 不要过分倚仗优势,逃避下苦功的痛苦

2.4.4 越过认知障碍,让自己摆脱愚昧

2.5 逆境修炼:获取身心觉醒的黑色生命力

2.5.1 获取黑色生命力,从绝望走向身心觉醒

2.5.2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从自我否定转向自我激励

2.5.3 转换价值获取方式,从消费模式转为创造模式

2.6 防范心态陷阱:高潜力人才的心态特征

2.6.1 不自我设限的成长型思维

2.6.2 摒弃“玻璃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6.3 追求渐进式的长期指数级成长

2.6.4 以双赢思维与他人建立起互赖关系

2.6.5 保持空杯心态,越过愚昧山峰

第3章 关键关系:人际沟通能力决定成功高度

3.1 工具性人际关系:经营人脉并不丑陋

3.1.1 工具性人际关系,该抗拒还是该学会接受?

3.1.2 秉持积极的人际关系价值观

3.1.3 数字化时代,边缘社交和弱关系影响巨大

3.2 有效社交:对等的资源和价值交换

3.2.1 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

3.2.2 职场中有效社交的核心特征

3.2.3 提升自身价值,打造高品质社交关系

3.2.4 加入合适的社交圈,学会为个人的社交账户储值

3.2.5 谨记互惠法则,学会适当地帮助他人

3.3 向上沟通:如何让领导成为你的贵人?

3.3.1 预先设定3种目标,是向上沟通成功的前提

3.3.2 汇报时带着备选方案,让领导做选择题、判断题

3.3.3 领导布置任务时,要使用价值回应法

3.3.4 积极主动对上沟通,并注重及时闭环反馈

3.4 高效表达:高手的有效表达逻辑

3.4.1 善用金字塔原理,提升沟通效率和价值

3.4.2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3.4.3 言简意赅,争取在30秒内说清楚要点和价值

3.4.4 支撑观点的论据最好不超过7条,且要归类分组

3.5 有效倾听:让你的倾听直达心灵

3.5.1 倾听者,要带着善问的嘴

3.5.2 倾听者,要带着善察的眼睛

3.5.3 倾听者,要带着善于归纳的大脑

3.5.4 倾听者,要带着能换位共情的同理心

3.6 正确提问: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3.6.1 会讲会听,更要会正确地提问

3.6.2 指责性的反问,会让对方进入防御模式

3.6.3 暗藏假设的提问,会让人视野狭窄

3.6.4 提出积极的问题,能改变困境,甚至人生方向

3.6.5 尽量用how代替why,避免受困于无谓的借口

3.6.6 剥洋葱式追问,直达解决问题的核心

3.7 情绪管理:智力只占成功要素的20%

3.7.1 所谓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3.7.2 关于坏情绪的4个认知误区

3.7.3 情绪失控的生理机制分析

3.7.4 情商并非一成不变,管理者应如何管理情绪?

第4章 关键技能:专注高价值区,激发优势潜能

4.1 优势定律:高手只专注于高价值区域

4.1.1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只打甜蜜区里的球

4.1.2 高手,在高价值领域死磕到极致的人

4.1.3 高手的最佳策略——选择长远的路,渐至山峰

4.2 直击本质:有效地识别和解决问题

4.2.1 勇敢面对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机会

4.2.2 联想壁垒,会阻碍创新洞察力的提高

4.2.3 看透本质,依赖于深度思考力

4.2.4 洞察力,不仅是灵光一现,更是有准备的发现

4.3 成功者的涟漪效应:选择最佳职场风格

4.3.1 付出者总会吃亏?

4.3.2 3种职场风格的不同特征

4.3.3 哪种职场风格更有利于成功?

4.3.4 成功者的涟漪效应

4.4 积累优势技能:死磕一件事,更易成功

4.4.1 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4.4.2 清晰识别核心优势

4.4.3 跨过从0到1的门槛,普通人的技能蜕变之路

4.4.4 死磕一件事,更易成功

4.4.5 先专注,再跨界,打造稀缺的技能价值

4.5 高峰体验:进入心流状态的最佳方式

4.5.1 面对重要工作,清空大脑,只做一件事

4.5.2 唤醒内心渴望,吸引所期许之物

4.5.3 克服“万事开头难”,找准发力方向

4.5.4 有效识别并解决问题,让心流体验不断升级

4.5.5 安装心流开关,营造不易分心的环境

第5章 关键学习:获取核心知识,追求复利效应

5.1 无效学习:记住了,不等于学会了

5.1.1 莫把收藏当学习,组合动作才奏效

5.1.2 莫把信息当知识,搭建知识架构

5.1.3 莫把阅读当思考,萃取有效的知识晶体

5.1.4 莫把知识当能力,记住了不等于学会了

5.2 深度学习:获取触及本质的体系化知识

5.2.1 你的勤奋为什么没有用?

5.2.2 终身学习的4个阶段

5.2.3 螺旋式上升的深度学习法

5.2.4 如何利用碎片时间高效学习?

5.3 学习留存率:以价值输出促进知识输入

5.3.1 费曼学习法的基本特征

5.3.2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理念和效果

5.3.3 费曼学习法的5个应用步骤

5.4 高效阅读:不要让阅读沦为沉没成本

5.4.1 避开低效阅读的坑

5.4.2 阅读的4种类型分别适合什么学习场景?

5.4.3 高效阅读的4个步骤

5.5 价值复盘法:追求学习中的复利效应

5.5.1 什么是复盘?

5.5.2 价值复盘法的5个步骤

第6章 快速晋升:可视化你的价值,打造个人品牌

6.1 反射性最佳自我:展现易获晋升的特质

6.1.1 快速晋升者与常人有何不同?

6.1.2 让自己“被看到”

6.1.3 展现你的责任感

6.1.4 打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6.2 工作价值可视化:让你的工作“看得见”

6.2.1 进行具象的工作成果设计

6.2.2 与领导就具体成果达成共识

6.2.3 让工作过程可视化

6.2.4 展示价值以获得快速晋升

6.3 打造个人品牌:让领导为你的成长助力

6.3.1 不会打造个人品牌,成长举步维艰

6.3.2 讲述品牌故事的通用公式

6.3.3 不要羞于传播个人品牌故事

6.3.4 要善于在工作中传递个人价值

6.3.5 让领导参与你的成长故事

6.4 正确邀功:避免成为“职场透明人”

6.4.1 你是做职场“老黄牛”,还是怕枪打“出头鸟”?

6.4.2 关于邀功的两个误区

6.4.3 主动请示汇报,适度且正确地刷“存在感”

6.4.4 既实事求是,又合理升华

6.4.5 根据领导风格,确定邀功方式

6.5 隐性晋升:获得影响他人的力量

6.5.1 隐性晋升的特点和价值

6.5.2 实现隐性晋升的关键方法

6.5.3 释放潜能,提升个人影响力

6.5.4 持续学习,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

6.5.5 工作可视化,保证自己的“能见度”

第7章 职业跃迁:从业务专家向管理高手转型

7.1 角色转变:晋升后如何取得超预期成功?

7.1.1 职位转换第一要务,尽快取得超预期成功

7.1.2 选择少部分有成功希望的重点工作发力

7.1.3 尽早确认支持力量和反对力量

7.1.4 建立支持力量,并聚焦于重点工作

7.2 委派工作:管理者应该如何授权?

7.2.1 委派工作的常见误区

7.2.2 交代清楚工作目标,以避免误解和无效劳动

7.2.3 委派工作后让下属复述一遍,以确保对工作内容达成共识

7.2.4 说清楚方法和原因,以激发下属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7.2.5 清晰界定工作职责,以提升团队的协同能力

7.3 系统思考:从技术到管理的思维转换

7.3.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背后有怎样的系统关联?

7.3.2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何挖出事物背后的驱动因素?

7.3.3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如何用反馈回路打破惯性思维?

7.3.4 思考要系统,行动有焦点,从技术到管理应该如何转变思维?

7.4 心理转换:如何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

7.4.1 不过于依赖他人评价,由追求被认可转向追求发挥才能

7.4.2 适度示弱,从追求完美转向依赖团队

7.4.3 关注目标,转变为核心价值提供者

7.4.4 不拘泥于自我满足,通过自我激励来激励他人

7.5 激发善意:顺应人性做管理

7.5.1 管理者要有勇气做积极的旁观者

7.5.2 警惕“能者多劳”的坑,激励能干的下属并鞭策弱者

7.5.3 抛开情绪,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7.5.4 塑造“不完美”团队文化,让下属敢于试错

第8章 领导力修炼:做催化剂领导,激发员工潜能

8.1 催化剂领导:领导力不是天生的

8.1.1 催化剂式领导,比威权式领导更有影响力

8.1.2 领导力不等同于管理能力

8.1.3 要领导别人,先学会领导自己

8.1.4 善用一致性承诺,围绕互惠原理,打造影响力

8.2 情境领导:管人不累、被管不烦的秘密

8.2.1 员工技能成长的4个阶段

8.2.2 针对新手期员工,应采取指令型领导方法

8.2.3 针对挫折期员工,应采取教练型领导方法

8.2.4 针对成长期员工,应采取支持型领导方法

8.2.5 针对专家期员工,应采取授权型领导方法

8.2.6 如何区分4种不同的领导方法?

8.3 建设性思维:如何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8.3.1 对人采取建设性思维,对事采取批判性思维

8.3.2 努力做“助推器”,学会倾听后指导

8.3.3 遵循南风法则,避免单边控制模式

8.3.4 员工要懂得向上管理,有效表达个人需求

8.4 降维赋能:外行怎样领导内行?

8.4.1 外行领导内行,本质是一种知识领导另一种知识

8.4.2 建立有影响力的人际网络

8.4.3 界定标准,提升团队运行效率

8.4.4 走进人心,让团队具有凝聚力

8.4.5 充分授权,成为下属的支持者

8.5 保持能量平衡:发挥内向者的领导力

8.5.1 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3个主要区别

8.5.2 内向者和外向者不同的领导力优势

8.5.3 选择合适的环境,给予自己适度的刺激

8.5.4 进行适度的脱敏训练,展现影响力

8.5.5 学会从外界汲取能量

第9章 管理进阶:成长高手的核心管理工具箱

9.1 有效决策:高手与众不同的决策艺术

9.1.1 和普通人相比,高手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9.1.2 两个重要决策,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

9.1.3 面对根本问题,调动系统思维

9.1.4 确定基本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

9.1.5 思考解决条件,得到“满意解”

9.1.6 兼顾执行措施,不断修正与优化

9.2 战略思维:聚焦优势,助力成长破局

9.2.1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

9.2.2 夺取人心,赢得战略优势

9.2.3 确定生态位,打造独特优势

9.2.4 聚焦核心战略要素,成长破局

9.3 目标管理:用OKR改善个人绩效

9.3.1 为什么OKR经常被吐槽?

9.3.2 如何理解和使用OKR?

9.3.3 OKR如何在企业中落地?

9.3.4 如何使用OKR实现个人成长?

9.4 文化管理:高手都重视“经营人心”

9.4.1 超一流企业卖文化

9.4.2 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氛围和习惯

9.4.3 文化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规范

9.4.4 文化是指明方向的心理契约

9.4.5 四步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9.5 创造顾客:打造强悍的销售铁军团队

9.5.1 建设销售铁军,创造并满足顾客需求

9.5.2 锁定牵头人,明确责任

9.5.3 明确业绩成果和激励措施

9.5.4 达成共识,公开承诺

9.5.5 制定执行措施和检查程序

9.5.6 及时奖惩,深度复盘

9.6 项目管理:项目的全过程动态优化

9.6.1 项目启动阶段:需求目标化

9.6.2 项目规划阶段:目标任务化

9.6.3 项目执行阶段:任务流程化

9.6.4 项目全程控制:流程可视化

9.6.5 项目收尾阶段:输出成果化

第10章 企业指数级增长:创业者如何持续获得成功?

10.1 指数级增长:创业企业的七步螺旋式成长路径

10.1.1 创业企业的类型与成长路径

10.1.2 创业企业的螺旋式成长:经营扩张+管理创新

10.1.3 企业指数级增长模型

10.2 标杆案例分析:创业企业如何持续成长

10.2.1 不同类型的初创企业,如何站稳脚跟?

10.2.2 站稳脚跟的创业企业,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10.2.3 突破成长瓶颈的成熟企业,如何保持成长?

10.3 数字化转型:工业时代的经营逻辑过时了

10.3.1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10.3.2 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颠覆的区别

10.3.3 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

10.3.4 宝岛眼镜的数字化转型背景

10.3.5 宝岛眼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

10.4 数字化营销:从流量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0.4.1 数字化营销,不能仅靠流量驱动

10.4.2 数字化营销,从流量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0.4.3 瑞幸咖啡的数字化营销

10.4.4 数字化营销的工作重点

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永军。

得书感谢您对《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