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文学消费主义,帮助建构健康消费观,促进文学的公共性。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形成关于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研究的某种动态视野与总体性的辩证构架,批判地分析其公共性身份含义与价值功能的不同语境规定,以期建构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的历史轨迹与精神轮廓,把握其演变的规律。本书拟实现两种方面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看,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主义的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希望有助于人们澄清纠结在文学消费主义问题上的各种矛盾观点,深化对于文学消费主义乃至当下时代的认识,为建构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与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保障。从现实层面看,试图做到有效地指导人们在消费社会语境下进行正确的文学创作与审美欣赏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既满足感性愉悦需要又满足理性精神需要的审美趣味,根据时代语境的要求批判和克服文学消费主义的庸俗化与物化,促进人性的和谐,重构文学的公共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文学消费主义的阐释与批判
导论文学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
一 几个关键术语的意义界定
二 相关主题的三种研究范式评述
三 本书的基本思路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章文学消费主义问题意识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现代发展前史
一 20世纪初文学消费主义的主要经验表现与基本性质
二 现代性生活范式的初步确立
三 与当代文学消费主义的关系及其影响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当代出场
一 文学消费主义的后“文化大革命”语境
二 新时期文学场的重构与文学消费主义的可能
三 早期文学消费主义的经验表征
第二章文学消费主义的解构之维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文学祛魅
一 “文化大革命”政治叙事的解构
二 “文化大革命”经济范式的解构
三 “文化大革命”美学规制与文学场域的解构
第二节 精英文学的神性祛魅
一 纯粹至上人性意识的虚妄
二 抽象道德理性的非历史性
第三章文学消费主义的建构之维
第一节 市民阶层的崛起
一 市民意识的文化自觉
二 市民趣味的价值认同
三 王朔的表征意义
第二节 现代性生活范式的确立
一 社会关系的市场化命意
二 日常生活及其意义的价值重构
三 都市文明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文学实践机制的市场化建构
一 文学生产者的商品化身份认同
二 文学传播媒介的商业化重构
三 文学消费与评价的市场导向
第四章文学消费主义的合法化危机
第一节 文学叙事的欲望化
一 夸饰的肉欲化表演
二 暴力美学的泛滥
三 享乐主义生活景观
第二节 文学价值选择的功利主义认同
一 作家创作的唯商品化导向
二 叙事内涵的拜金主义设置
三 社会关系的利己主义原则
第三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形而上之殇
一 犬儒主义人生态度
二 庸常的日常生活
三 经典的消费化之痛
第五章文学消费主义的文化批判
第一节 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 商品拜物教的物化逻辑批判
二 文学消费主义的文化工业形态批判
三 文学消费主义的伦理道德批判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形象异化批判
一 审美功利主义批判
二 人性的生物主义倾向批判
三 社会关系的非社会性倾向批判
结语消费语境下文学诗意之维与道德之维的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胜清。
得书感谢您对《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