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黄宗羲的学术专著,也是学案体的定型之作。
内容简介
数百年间,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者不断,研究视角具体可分为成书时间、版本、学案体价值、选案标准等。但在案主文献选择与《明儒学案》补编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案主文献选择与《明儒学案》补编等问题,希望能为《明儒学案》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明儒学案》研究在国内还没有研究专著,本书希望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姚文永,运城学院政法系讲师,博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明儒学案》研究综述
第一节 《明儒学案》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贵州(黔门)王学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明儒学案》编著原则与文献研究
第一节 “自得”与“宗旨”——谈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二节 重“工夫”轻“本体”——谈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所贯穿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节 浅谈《明儒学案》在编辑学上的特色
第四节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第三章 《明儒学案》主要人物研究
第一节 王阳明
第二节 薛瑄
第三节 李贽
第四章 《明儒学案》与黄宗羲的哲学观
第一节 浅析薛瑄的复性说——兼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薛瑄的评价
第二节 说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泰州学派的评价
第三节 “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从“一本而万殊”看《明儒学案》为何不给李贽立案
第四节 从《明儒学案》看黄宗羲的儒佛观及其矛盾
第五章 从《大学》的阐释看《明儒学案》中王学演进脉络
第一节 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
第二节 “格物”“致知”的重新阐释与明代后期的学术演进——以李材、高攀龙、刘宗周为例
第三节 《大学》核心概念的重新阐释与王艮“良知”说的构建
第六章 《明儒学案》补编研究
第一节 浅析黄宗羲对学案体的设计——兼释《明儒学案》未列诸儒之原因
第二节 《明儒学案》补编编著刍议
附 李材生卒年考
参考书目
后记
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文永。
得书感谢您对《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