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

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这是黄宗羲的学术专著,也是学案体的定型之作。

内容简介

数百年间,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者不断,研究视角具体可分为成书时间、版本、学案体价值、选案标准等。但在案主文献选择与《明儒学案》补编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案主文献选择与《明儒学案》补编等问题,希望能为《明儒学案》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明儒学案》研究在国内还没有研究专著,本书希望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姚文永,运城学院政法系讲师,博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明儒学案》研究综述

第一节 《明儒学案》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贵州(黔门)王学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明儒学案》编著原则与文献研究

第一节 “自得”与“宗旨”——谈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二节 重“工夫”轻“本体”——谈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所贯穿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节 浅谈《明儒学案》在编辑学上的特色

第四节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第三章 《明儒学案》主要人物研究

第一节 王阳明

第二节 薛瑄

第三节 李贽

第四章 《明儒学案》与黄宗羲的哲学观

第一节 浅析薛瑄的复性说——兼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薛瑄的评价

第二节 说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泰州学派的评价

第三节 “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从“一本而万殊”看《明儒学案》为何不给李贽立案

第四节 从《明儒学案》看黄宗羲的儒佛观及其矛盾

第五章 从《大学》的阐释看《明儒学案》中王学演进脉络

第一节 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

第二节 “格物”“致知”的重新阐释与明代后期的学术演进——以李材、高攀龙、刘宗周为例

第三节 《大学》核心概念的重新阐释与王艮“良知”说的构建

第六章 《明儒学案》补编研究

第一节 浅析黄宗羲对学案体的设计——兼释《明儒学案》未列诸儒之原因

第二节 《明儒学案》补编编著刍议

附 李材生卒年考

参考书目

后记

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文永。

得书感谢您对《黄宗羲明儒学案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宋新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揭示新学作为一个学派的整体学术特色,讨论了陆佃、郑侠、耿南仲等新学后学的学术思想和理学、蜀学、北方学者对新学的攻击,并结合孟子升格运动、天地分祭合祭之争等问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揭示了新学之学术与政治的纠葛。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庐山慧远教团研究 电子书
庐山慧远教团是指东晋时期以慧远为中心,在庐山建立的一个佛教修行团体。慧远教团时期,是中国佛教由都市佛教向山林佛教转型的时期。庐山教团在中国佛教山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庐山教团对佛教戒律汲汲以求,并在佛教戒律传译中做出巨大贡献,在具体实践中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僧制为教团规则。与长安鸠摩罗什教团相呼应,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两个方向。本书对它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介绍,颇具学术价值。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生命意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人的生命意义”这一主题,具体地论述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文化世界”和“人的意义世界”,进而论述了“现代人的生活世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并从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层面,论述了“精神家园的培育”“精神家园的真理”“精神家园的陶冶”“精神家园的升华”“精神家园的支撑”“精神家园的张力”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