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根源。
本书从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与政治发展、文化生活与文化发展、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个体生存与人的发展、人类本性与品格塑造、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需求出发,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基本动力,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政治根源、文化根源、社会根源、个体根源、人性根源、现实根源。
作者简介
作者杨威,1979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比较德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含重点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和译著《公民身份与道德教育——行动中的价值观》,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内涵
一 事物的根源及其探究
二 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源及其探究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及其概念辨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的出场及其研究意义
一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的出场
二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研究的进路
一 哲学反思的进路
二 历史进路
三 社会进路
四 个体进路
五 实践进路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研究的深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研究的不足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方法论意义
一 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两种尺度
二 物质生产实践: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逻辑起点
三 社会存在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启示
第二节 物质生产实践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深层需求
一 实现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目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 协调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社会关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三 凝聚物质生产实践主体的社会力量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四 提高物质生产实践主体的素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物质生产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
一 物质生产实践生产并再生产着思想政治教育者
二 物质生产实践生产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
三 物质生产实践生产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关系
第四节 物质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
一 物质生活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利益基础
二 物质生活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
三 物质生活的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彰显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根源
第一节 人类政治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政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母体
二 政治实践的思想之维与教育之需
三 政治实践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合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调控政治关系的需要
一 阶级关系的思想调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 利益关系的思想调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文化视差
一 “文化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 “文化之内”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文化教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人的文化生命与文化教养
二 作为文化教养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社会的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
二 作为文化传播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文化的历史绵延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文化的历史绵延及其机制
二 作为文化绵延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文化的时代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主流文化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多样文化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先进文化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根源
第一节 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需求
一 社会及其结构
二 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三 社会观念结构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第二节 社会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 社会经济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
二 社会政治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
三 社会文化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 社会关系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有序运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 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 社会秩序的协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社会凝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 社会利益凝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二 社会思想凝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三 社会政治共识凝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社会动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 社会思想动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 社会政治动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根源
第一节 个体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个体生存的社会维度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个体生存的精神向度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个体社会生存之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
四 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展个体精神生存之社会维度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个体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个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个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四 个体的人格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人的自由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第一节 人性:追溯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二节 前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一 中国古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二 西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三 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四 当代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人性探索
第三节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人性根源的三重视角
一 从人性善恶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二 从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三 从人的非特定性与可塑性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
第四节 科学人性观的构建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的现实审视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
一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性塑造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意识形态治理的特殊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治理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国民素养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一 意识形态的斗争贯穿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史
二 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 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 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三 美好人格的培塑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论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威。
得书感谢您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源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