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

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鲁迅创作实际与鲁迅研究学术史,将“黑暗”作为一个能集中揭示鲁迅人生、思想、审美观念与艺术个性的核心概念,对其精神结构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从“鲁迅黑暗体验的生成语境”“鲁迅黑暗体验的多重内涵”“鲁迅黑暗体验的文学主题”“鲁迅黑暗体验的形象建构”“鲁迅黑暗体验的反讽表达”“鲁迅黑暗体验与书写的横向比较”“鲁迅黑暗体验与书写的纵向比较”等方面,对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王海燕,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 关于“黑暗”的思想研究

二 关于“黑暗”的文本研究

三 关于鲁迅“黑暗”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选题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鲁迅黑暗体验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20世纪之前的“暗”与“黑暗”

第二节 文化语境: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黑暗”的发现

一 “黑暗中世纪”的参照

二 “黑暗”的流行与反省

第三节 文学语境:比较视野中审美趣味的成形

一 异域文术新宗的输入

二 对清末黑暗书写模式的扬弃

第二章 鲁迅黑暗体验的多重内涵

第一节 作为现实/历史体验的“黑暗”

第二节 作为生命体验的“黑暗”

一 人的非理性世界的发现

二 民俗文化中非理性因素的发现

第三节 鲁迅黑暗体验的内在矛盾

第四节 “黑暗”作为宗教体验的缺失

第三章 鲁迅黑暗体验的文学主题

第一节 纪念:黑暗政治场域中的另类反抗

一 黑暗时代的革命、死亡与纪念

二 三类知识分子的民国命运缩影

三 挑战民国权力场域的“纪念”

第二节 复仇:传统之毒气与鬼气的凝结与化解

一 黑衣人:熔铸中外文学精神的再创造

二 《铸剑》的精神分析

第三节 鬼神:启蒙叙述结构中的暗礁

一 《破恶声论》:为民间信仰辩护

二 《祝福》:触礁之问

三 《无常》:打捞记忆中的鬼影

第四章 鲁迅黑暗体验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联系与区别:意象、隐喻、象征

第二节 动物性隐喻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第三节 象征:为散文诗中的黑暗体验赋形

第四节 “夜”:黑暗体验形象化的历时性透视

一 “夜”之隐忧:从一己之哀到民族之忧

二 “夜”之分别:“夏夜”之忆与“秋夜”之梦

三 “夜”之超越:“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第五章 鲁迅黑暗体验的反讽表达

第一节 现代反讽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呐喊·自序》:创作缘起中的“元矛盾”

第三节 反讽策略举隅之一:杂文中的戏拟

第四节 反讽策略举隅之二: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

第五节 反讽策略举隅之三:超越故事伦理的叙事伦理

第六章 鲁迅黑暗体验与书写的横向比较

第一节 来自传统的幽灵

一 卡夫卡:寻找失去的文化遗产

二 鲁迅:启蒙话语中不能承受的传统之重

第二节 文本比较之一:鲁迅的“归乡”模式与卡夫卡的“寻找”模式

一 鲁迅的“归乡”模式

二 卡夫卡的“寻找”模式

第三节 文本比较之二:《狂人日记》与《地洞》的比较研究

一 “迫害狂”

二 恐惧

三 隐喻

第七章 鲁迅黑暗体验与书写的纵向比较

第一节 “易代”

第二节 “越名教而任自然”与“反礼教而张个性”

第三节 嵇康的论体文:玄理之中有寄托

一 辩名析理

二 推类辨物

三 文辞壮丽

第四节 嵇康论体文对鲁迅杂文的影响

结语 鲁迅黑暗体验与书写的意义及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海燕。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
故乡:鲁迅专集 电子书
本书共三辑,分别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多篇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品,如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及《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曾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选编入这一辑的两部作品《祝福》《伤逝》,具有鲜明的“鲁迅气氛”,极富艺术特色
鲁迅至赵家璧信札 电子书
本书为鲁迅至赵家璧一九三三到一九三六年的信札,另包括:致赵景深(一九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致罗體岚(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日)、致陈浚(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致钱君鋾(一九二八年七月十七日)、致顾颉刚(一九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等内容。
走近鲁迅:由崇拜到对话 电子书
本书呈现出作者从少年时代到年逾花甲对鲁迅的认识轨迹,亦折射出半个世纪中国的鲁迅认知脉络及其社会文化背景。鲁迅作品曾经给作者以温馨的安慰与莫大的启迪,作者至今仍能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源泉。作者力避从概念出发的套路,在中国社会文化与外来影响交汇的背景下和鲁迅自身的脉络中对其作品进行细读,揭示其复杂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个性。
紫阳花日记(阅读体验版) 电子书
丈夫省吾事业有成,经营着自己的医院,妻子志麻子是贤惠持家的家庭主妇。然而,从省吾发现妻子日记的那一刻开始,平淡的婚姻生活被打破。这本紫阳花封面的日记本上,清楚而详细地记载了她对丈夫的看法及正在着手调查的丈夫的外遇。看起来平静温和的妻子,却如侦探般探寻着丈夫的生活。夫妻间斗智斗勇的暗战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