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与生活:近代中国东北乡土社会研究

礼俗与生活:近代中国东北乡土社会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梳理东北乡土社会中的信仰、仪式、风俗、礼仪。

内容简介

随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迁,乡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与旧的嬗替、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本书以此为时代背景,以东北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官书、档案、方志、报刊、碑刻等历史文献资料,并通过大量田野调研后,全面梳理了东北乡土社会中的信仰、仪式、风俗、礼仪等问题。进而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东北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大众心理、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功能等,同时对多民族融合共生理论、国家社会等理论进行了验证。

作者简介

作者刘扬,女,1982年5月生,汉族,辽宁省抚顺市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及省课题研究工作,独立撰写学术专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东北区域史、东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绪论

一 研究状况

(一)理论进展

(二)国内外成果

(三)东北区域研究成果

二 概念厘定

(一)定义

(二)属性思考

三 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内容

(二)方法

(三)创新

第一章 东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

第一节 东北历史上的民族与治理

一 多民族融合共生

二 清朝中央王朝对东北民族因俗而治

第二节 宗教在东北的传播

一 传统宗教的传入

二 西方宗教强势挤入

三 萨满教根深蒂固

小结

第二章 东北民间信仰的历史考察——以山神、女神、巫觋信仰为例

第一节 东北山神信仰

一 山神信仰中的象征物

二 山神信仰的祭祀仪式

三 多元因素对东北山神信仰的构建

第二节 东北女神信仰

一 东北女神信仰的传播

二 东北女神信仰类型与神职

三 女神信仰与东北妇女闲暇生活

第三节 东北巫觋信仰

一 东北少数民族的巫觋信仰

二 东北汉族巫觋信仰

三 东北巫觋信仰差异性与成因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的神祇及特质

第一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神灵体系

一 祖先神

二 家宅神

三 地域保护神

四 行业保护神

五 其他神灵信仰

第二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的表达形式

一 民间信仰中的祝祷与祭祀

二 民间信仰中的巫术行为

第三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的特色与特点

一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的区域特色

二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的一般特点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东北民间诸神居所——祠庙

第一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祠庙建筑

一 乡土庙宇建筑

二 城镇大庙建筑

第二节 近代东北民间庙宇的运转——以村庙为例

一 村民建庙情况

二 东北村庙的管理

三 村庙与群体

四 东北村庙的功能

第三节 近代东北庙产兴学与庙产纠纷问题

一 近代东北庙产兴学表现

二 庙产兴学运动引发冲突表现及特点

三 庙产兴学运动社会影响的评价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中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近代东北民间组织与民间信仰

一 东北民间信仰中的社与会

二 东北的民间宗教组织

三 东北的民间祭祀组织

四 东北的民间同业组织

五 东北的民间同乡组织

第二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组织中的群体

一 会首

二 组织中的参与者

第三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组织活动

一 管理庙产

二 组织祭祀活动

三 处理公共事务

第四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组织与国家互动及生存

一 官方对民间信仰组织的控制

二 民间信仰组织谋求与官方的契合点

三 东北民间信仰组织的生存问题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

第一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与社会经济

一 近代东北区域经济特征

二 近代东北经济发展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三 民间信仰对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与地域文化的交互影响

一 宗教文化与东北民间信仰

二 东北民俗文化与民间信仰

三 东北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

四 东北民间乐舞文化与民间信仰

第三节 近代东北民间信仰与生态环境

一 东北区域生态环境是民间信仰发生的基础

二 东北民间信仰融入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内容

三 东北民间信仰生态价值的反思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礼俗与生活:近代中国东北乡土社会研究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扬。

得书感谢您对《礼俗与生活:近代中国东北乡土社会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土景观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节气研究”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海外传播,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流变及其与农业民俗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保护等内容;“农具研究”主要包括民具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实例研究农具与农民、与民俗的关系等;“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及对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借鉴意义,太湖东部平原“浜村相依”、哈尼族梯田文化、兴化垛田等方面的实例研究。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 电子书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以专题的形式作纵向表述,由浅入深地叙述渤海人社会生活事象的渊源、表象及与唐朝和中华文化的趋同性、“车书本一家”的局面,揭示渤海人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是渐进式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迁。在关注渤海上层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挖掘中外文献考古资料,尽量揭示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从而展示渤海国的国情民风。
东北流域文明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东北流域文明的专书研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黑龙江流域及其组成部分如嫩江流域、牡丹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辽河流域,以及大小凌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各流域的地理环境、古族、古城、古国和各种文化遗存等。作者通过对各个遗迹、遗物的介绍和论述,力图呈现东北各流域文明的演变与发展,从而使读者对东北流域的各种文明有更深的认识。
奉系与东北铁路 电子书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电子书
把科举停废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思考,纠正你对废科举的偏差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