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新社会学文丛)

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新社会学文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寻求建立 “镜像效应”而非全面介绍两国学术成就,使得该书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对比综述,而是一种全新视角的思考。

内容简介

如何打破欧洲社会和亚洲社会之问、建基于科学殖民主义之上的等级制度?在思考不同知识领域的多元化之余,欧洲社会学与中同社会学之问的连续性传统必须被纳入考虑范畴;闪为只有这样,社会科学领域内才能出现超越国家边界的知识,而不受制于狭隘的东方主义。科学殖民丰义的影子贯穿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整个历程,东方主义持续影响并校正科学知识的前进方向。在东西方语境下,支配与等级制度的概念被建构出来,并且造成了对整体性知识的忽视。然而,最急迫的任务在于,尽快找到藏身于世界不同地方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连续性和断裂、连接与分裂的准确分界,并为其在地方层而和全球层而均创设出一个超越国家的中介空间。

本书由劳伦斯·罗兰-伯格所著,作者力求通过对以下几个话题的分析,探讨中法社会学领域的联系与断裂:雇佣与劳动,社会前沿与城市隔离,现代性与主观体验,同家、社会冲突与集体行动,不平等与个人经历,以及国家内部流动和闻际移民。

作者简介

作者劳伦斯·罗兰-伯格,里昂大学博士,社会学教授,执教于里昂大学和普罗旺斯大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社会学:走出西方

第一章 社会学:跨越国界

一 中国和欧洲社会学的发展和现状

二 中国社会学:从后殖民到学科重建

三 地方理性主义和田野科学

四 知识的生产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就业与劳动

一 转型与经济制度

二 危机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三 经济变革与弹性工作

四 统治与在劳动力市场上失去资格

五 面对“风险社会”的年轻人

六 强连带、弱连带与就业

七 工作观与代际因素

八 经济社会学新问题

第三章 社会边界与城市隔离

一 新的社会边界与城市隔离

二 中国和欧洲的“城中村”

三 城市中的污名化和“冷暴力”

四 城市与城市空隙带

第四章 现代性、主体和对他人的关爱

一 现代性与主体

二 自主性与自我的考验

三 社会不公与为承认而战

四 道德经济与对他人的关爱

第五章 国家、社会冲突与集体行动

一 国家与公民

二 中国:诉苦与社会运动

三 法国:民主与暴力

第六章 不公与个人经历

一 社会分层与阶层新边界

二 流动和个人经历

三 统治与权力

第七章 国际人口流动和内部人口流动

一 流动政策和权力机器

二 流动和歧视

三 族群经济据点和家政工作

四 人口流动和多中心经济

五 流动历程和社会分层

结语 后殖民决裂与新的认知视野

参考文献

鸣谢

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新社会学文丛)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劳伦斯·罗兰-伯格。

得书感谢您对《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新社会学文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1926-1950) 电子书
燕京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学运动的发展历程。
发展社会学通论 电子书
本书回归社会学经典传统,回应中国发展的重大关切,以社会本体论和二律和合论为研究视角,以增长-发展、转型-变迁、传统-现代、分化-整合、冲突-控制、本土化-全球化为发展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以社会需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为分析框架,研究发展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品格,分析社会类型、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需求、社会行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中国凤凰涅槃的路径及中国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后发国家。
质性社会学导论 电子书
社会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为你介绍质性社会学。
适应与引导: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电子书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探究中国化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表现、互动关系和发展趋势。
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原理 电子书
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