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加以考量评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学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
作者简介
作者王学典,1998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本科学历,图书策划人,年策划出版图书100余部,媒体记者,热衷于建筑摄影、旅游摄影,任某省报旅游工作室主任期间,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以亲临者的身份涉足自助游系列图书,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引言
一 早期阶段:“新史学”与“新汉学”的交替(1900—1929)
1. 梁启超的“史界革命”:“新史学”的发轫
2. 胡适、顾颉刚的“新汉学”对“新史学”的腰斩
3. “新汉学”的正统化:史语所的设立
二 中期阶段:唯物史观派的主流化(1929—1989)
1. “新史学”的重生:唯物史观派的亮相
2. “新汉学”的下滑与分化
3. 唯物史观派跃居主流及其意识形态化
4. 未曾中断的史考传统
三 最后十年:从“新汉学”复兴到“新史学”归来(1989—2000)
1. “国学热”席卷而至
2. 执两用中的社会经济史研究
3. “新史学”归来:社会史研究的繁荣
结语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学典。
得书感谢您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