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国到王国:中国早期文明历程散论

从古国到王国:中国早期文明历程散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文收录李伯谦先生有关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论文。

内容简介

李伯谦先生对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研究颇有见地,提出了中国早期文明演进的三阶段说,即古国-王国-帝国。在《华夏文明》以及其他书刊报刊上发表了很多相关的文章。

这些文章既通过对某个器类,比如陶器、牙璋、原始瓷、宁乡青铜器等的研究,解读这些器类和中国早期文明演进的时空关系和互动关系;也通过对单个遗址,如良渚、陶寺、王城岗、禹会村、新砦、定陶十里铺北、三星堆遗址、姚河源、万福垴等的研究,见微知著、抽丝破茧地揭示这些遗址在中国早期文明演进中的地位,进而上升到对古国、王国的研究,从而引发对黄帝时代、大禹事迹如何从考古发掘中寻找证据的阐发和思考。

现将这些文章汇集成书,展现中国早期文明历程,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李伯谦,河南郑州人,1937年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兼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兼专家组副组长等。

著有《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李伯谦谈中国青铜文化》,主编有《揭阳考古》《新密新砦》等考古报告。现任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古国初现

回望东山村——崧泽文化最早进入“古国”阶段的代表性遗址

红山文化为神权古国的再次证明——从辽宁朝阳半拉山遗址考古发掘分析

从焦家遗址看大汶口文化的社会性质与文明模式

黄帝时代的开始——黄帝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

黄帝精神的核心是创新

陶器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王国曙光

良渚水坝——中国五千年前的水利奇观

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已进入王国文明阶段

陶寺遗址——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王国都城所在地

再识牙璋

华夏之源

禹会村遗址——“禹会诸侯于涂山”的考古学证据

王城岗龙山文化大城——“禹都阳城”的所在地

文献所见大禹事迹与考古发现如何对应问题的若干思考

在考古发现中寻找大禹

定陶十里铺北——一个地层剖面 一部上古历史

新砦期遗存——“后羿代夏”确有其事的证据

再谈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赵海涛、侯卫东、袁广阔论文读后

从《偃师商城》报告再看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新成果、新认识

原始瓷起源于夏代的确证——读“瓷之源”课题组研究成果报告

礼仪之邦

周人经略西北地区的前哨基地——姚河塬遗址

齐国始封地猜想

宜昌万福垴遗址发掘引发的思考

吴越文化的历史贡献

中国矿冶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

宁乡青铜器群略论

从古国到王国:中国早期文明历程散论是202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伯谦。

得书感谢您对《从古国到王国:中国早期文明历程散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亚马孙河:生命王国之旅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世界第一大河、生命的王国、亚马孙的土著人与西方文明的入侵、莫测奇异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山岳与绿林中的大都会和古城池等。
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对古巴和南非两个国家的游记。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游历古巴哈瓦那、圣地亚哥、关塔那摩、特立尼达、西恩福戈斯等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探访海明威故居,卡斯特罗墓地和格瓦拉纪念馆等特色景点。在前往南非的旅途中,作者以日记的笔法,记录了转机时参观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的经历,以及抵达南非后,参观克鲁格国家公园、约翰内斯堡、索韦托、种族隔离博物馆、宪法山、布隆方丹、开普敦、好望角、德班等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在出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
从红壤到黄土:朱显谟传 电子书
本传记通过撰写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几十年来在土壤发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系统回顾总结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重点采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包括其求学历程、教育环境、科学创新、研究方法、治学特点、学术传承等,深入挖掘对其学术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总结其科学思维。朱显谟的科研历程和科研成就,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是在中国科学与社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电子书
一本就能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