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悖论: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的制度与伦理

爱的悖论: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的制度与伦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儿童福利院里做田野。

内容简介

福利院常被视为国家、社会和保育人员施予孤残儿童无私关爱的场所。

基于对东南某省永江福利院长期的田野调查,本书意在倡导用一种辩证的视角看待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机制。书的主标题取名为《爱的悖论》,即希望这样的视角能够提醒读者注意围绕机构运作所呈现的“爱”的复杂性,它兼有光明与晦暗:“国家关爱”兼有救济与治理的两面、“社会关爱”兼有扶弱与排斥的两面、“保育员妈妈的爱”亦兼有付出与自利的两面。

在福利院这一由“爱”构筑而成的结构中,孤残儿童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经历着社会化、形成自我认知,并最终实践了自身的能动性。

作者简介

作者钱霖亮,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少时负笈香港,后求学澳大利亚,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文化人类学、数字社会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爱的政治与伦理

第二节 孤残儿童与福利机构

一 福利机构与国家关系

二 福利机构与社会大众关系

三 福利院保育员与儿童关系

第三节 兼备照顾的全控-规训机构

第四节 再思人道主义与赤裸生命

第五节 田野调查状况

第六节 章节概要

第二章 福利院儿童的集体养育

第一节 从以健康女婴为主到以病残儿童为主

第二节 疾病与残疾类型

第三节 性别与年龄

第四节 儿童入院前的生活与家庭背景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作为人口治理技术的福利院

第一节 作为治理技术的福利院/孤儿院

第二节 国家对非机构收容的普通人的治理

第三节 作为人口治理模式的儿童机构养育

一 入院:儿童机构养育的开端

二 机构养育下的童年生活

第四节 福利院在非正式收养和打击儿童拐卖运动中的作用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福利院献爱心活动的慈善暴力

第一节 慈善主义的赞歌与市民社会的崇拜

第二节 慈善活动与“可怜人”的社会生产

第三节 “不正常的可怜人”

第四节 再造“人的价值”:福利院“另类”的社会功能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保育员的情感劳动与建构母亲身份的挣扎

第一节 情感劳动与职场里的“母亲身份”建构

第二节 成为保育员:作为职业的育儿

第三节 保育员的情感劳动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探索儿童自己的声音?

第一节 儿童作为能动的主体及其困境

第二节 儿童自我表述的本真性迷思

第三节 作为方法的“民族志的想象力”

第四节 在福利院的日常生活中经历社会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重温爱的话语:跨国领养儿童的寻根之旅

第二节 福利机构运作机制与儿童主体性的形成

第三节 重访永江福利院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爱的悖论: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的制度与伦理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钱霖亮。

得书感谢您对《爱的悖论: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的制度与伦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课题“基于多维整合观的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
英国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九部英国童话经典作品进行研究,以期阐释童话在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所能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
老年人危机与家庭秩序:家庭转型中的资源、政治与伦理 电子书
为了回应现代生活,农村老人面临怎样的新压力和危机?
儿童彩图英语情景会话  我的爱好 电子书
陈杰主编的《我的爱好(M+Book版)》依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借鉴多元智能的先进理念,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而编写;本书主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爱好,通过丰富的插画和主题营造学习氛围来锻炼儿童的思维,注重发展儿童的知识、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教材涵盖科学、社会、语言、健康等领域的内容。
整合与形塑:地方政务服务机构的运作机制:J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个案考察(1997~2011) 电子书
本书以“地方政务服务机构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为核心议题,从案例入手,为你解析政务机构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