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费孝通精选集)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费孝通精选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晚年代表作。

内容简介

费孝通晚年开始进行学术反思,重新阅读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同时重读中国历史、哲学等专著,称之为“补课”。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结合长期实地考察的经验以及对世界局势的认识,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学术思想。这一思考源于其对世界不同文明如何相处、如何走向共存共荣的未来的思索。

本书精选近三十篇费孝通有关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的论文与谈话,分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视野、文化自觉思考、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思考、学术叙述与再思考、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思考、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等六部分内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读

一、学科反思与学以致用

二、从生态到心态的研究

三、人类“美美与共”的社会基础

四、文化自觉概念的再阐述

五、展望人类未来的“大同”世界

第一编 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视野

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一、文明的话题

二、时代的呼唤

三、经验性研究

四、心态和价值观

五、交融中的文明

六、中华文明的启迪

七、跨文化研究的人文属性

八、美美与共

九、博采众家之长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孔林片思

第二编 文化自觉思考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东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纪和平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人文价值再思考

一、引言

二、我对自己学术的反思

三、跨文化的“席明纳”

第三编 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思考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

第四编 学术叙述与再思考

《学术自述与反思》序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十一

十二

十三

尾语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十一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

人不知而不愠 ——缅怀史禄国老师

从史禄国老师学体质人类学

第五编 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思考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究“天人之际”

精神世界

文化与“不朽”

“只能意会”

“讲不清楚的我”

将“心”比“心”

方法论与古代文明

结 语

从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谈起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一、重建社会学的方针

二、学科建设的速成、补课和队伍建立

三、理论和实际结合、教学和研究结合

四、“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五、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

六、知识分子的正气和第二次创业

第六编 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深入社会 深入生活

略谈中国社会学

关于人类学在中国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 ——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费孝通精选集)是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费孝通。

得书感谢您对《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费孝通精选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族群文化与乡村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民族社会学著作,以南方少数民族乡村为例,探讨了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国乡村村民的宗族意识、乡村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电视传播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对于正确理解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状况、搞好当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原雅音》与《中州音韵》考论 电子书
《中原雅音》是一部记录北方时音的亡佚韵书。本书充分利用现有国内外新旧材料,对其进行了穷尽式地辑佚、整理、“复原”与研究。并从文献和语音两方面出发,运用图表比较、比勘互证、构拟等理论与方法,与《中州音韵》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考证,探讨了两部韵书在体例、韵字、音释及声、韵、调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二者间的传承关系,重新确立并审视了两部韵书在汉语韵书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感性的城市: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 电子书
本书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开辟了理解城市文化和空间的新方法。
论“人口后黄金时代”与发展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各方各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可以为制定人口政策等提供重要参考。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电子书
本书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陈先达先生对于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