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新研究:以银雀山竹简本为中心

孙子兵法新研究:以银雀山竹简本为中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银雀山竹简出发,考察《孙子》的早期注释情况,探讨孙子学派的基本情况和孙子兵学在战国时期的发展流变。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银雀山出土文献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孙子》进行综合研究,对关于其人其书、流传著录、版本校勘、思想价值和历史地位等论题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结合《孙子》成书年代问题,对宋代以来历代学者针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提出的疑问重新进行考量,并评估银雀山竹简的史料价值。

本书还对《孙子》的流传和著录情况,及简本、传本异文情况进行爬梳分析,并结合出土篇题木牍,考察了《孙子》篇题、篇次情况。另外,本书还对《孙子》兵学思想体系进行解读,对若干有争议论题进行辨析,分析探讨其历史影响和现代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熊剑平,男,1973年9月出生于安徽巢湖。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讲师。2005年获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军事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兵学史和《孙子兵法》。出版有《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六韬·鬼谷子诵读本》等专著,并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军事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孙子》成书再考察

第一节 竹简为司马迁举证

第二节 《见吴王》与《孙子吴起列传》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竹简所见《孙子》成书线索再探

第三章 孙子学派和《孙子》早期注解

第一节 《孙子》早期注解

第二节 从《孙膑兵法》看孙子兵学之流变

第三节 孙子学派的创立和灭亡

第四章 《孙子》在汉代的流传和著录

第一节 《孙子》在汉代的流传

第二节 《孙子》在《汉书》的著录

第五章 简本传本异文比较

第一节 传本优于简本举证

第二节 简本优于传本举证

第三节 简本传本两可举证

第四节 异文现象分析

第六章 篇章结构考察

第一节 《孙子》篇题考察

第二节 《孙子》篇次考察

第三节 《九变篇》再考察

第七章 思想体系解读

第一节 “先知后战”:兵学体系的逻辑展开

第二节 “为客之道”的中心论题

第三节 “以利为本”的核心思想

第八章 兵学论题辨析(上)

第一节 论力谋统一

第二节 论军政关系

第三节 论备战之法

第四节 论仁义思想

第五节 论攻守之道

第六节 论奇正相生

第七节 论虚实之术

第九章 兵学论题辨析(下)

第一节 论争夺地利

第二节 论将帅职守

第三节 论愚兵之术

第四节 论情报分析

第五节 论用间之策

第六节 论反情报

第十章 评价与影响

第一节 “包四种”驳议

第二节 孙子兵学传承的基本路向

第三节 “知论”的接受与商兑

第四节 走向世界的兵典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孙子兵法新研究:以银雀山竹简本为中心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熊剑平。

得书感谢您对《孙子兵法新研究:以银雀山竹简本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左传》《国语》文献关系考辨研究:以虚词比较为中心 电子书
虚词是能够体现文献语言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书即以虚词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对《左传》《国语》虚词体系的描写和比较对两书的文献关系进行语言学的考辨。经爬梳整理并参考已有成果,本书首次对《左传》和《国语》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梳理和比较,并运用异文对两书虚词的使用进行直观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左传》《国语》在虚词使用上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两书有着同样的方言基础。
汉藏语音韵对应研究:以杨福绵汉藏音韵研究成果为例 电子书
本书是通过汇编杨福绵的汉藏语同源词进行汉藏语比较研究的一部著作。本书以学者论著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将学者们提出的汉藏语同源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力图概括规律或提出问题与意见。本书主要通过对杨福绵的关于汉藏语同源词的重要论文进行翻译整理归类,把其中出现的兼具汉语和藏语同源词的词项归纳为杨福绵汉藏语同源词表,对杨福绵汉藏语同源词在音韵上的对应体系和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古汉
“互联网+”时代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研究:以上海为例(城市研究) 电子书
分析了互联网 时代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技术基础、中心城市的功能变迁与空间演化,以上海为对象,重点分析了互联网 时代上海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辐射作用。
汉语问题性照应语研究:以DRT框架下的汉语驴子句处理为例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作为问题性照应语典型代表的“驴子句”现象的提出及解决方案,在对接现有汉语驴子句典型句型的基础上,构造适用于处理汉语驴子句的DRT框架,并在此框架下给出语义处理方案。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可被计算性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处理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自然语言的灵活性、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使得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要面临诸多挑战。自DRT框架开始的动态语义理论发展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产物,而
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城市研究·新移民系列) 电子书
本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通过定量数据的分析,向读者呈现了城市白领在工作生活中极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