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所谓的AI毁灭艺术,不过是百年前的老调重弹。
内容简介
XR、NFT、ChatGPT、AI绘画……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冲击,使得当代艺术陷入“自我怀疑”,不断地追问:AI会不会毁灭艺术?
然而,这或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世纪初,摄影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严重冲击了当时主流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令艺术界出现了恐慌。
为此,本雅明写作本书,指出:复制技术的飞跃进步不过是将传统艺术“拖下了神坛”,它虽然抹去了艺术品的“气场”,令人们不再拘泥于艺术品的原作,但也大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大众化,使得艺术品成为人人触手可及之物,还拓展了艺术的可能性,让全新的艺术类型————电影得以诞生。
作者简介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德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和散文家。出身犹太望族。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1933年,纳粹上台,他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论文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出境的数次努力均未果后,身心俱疲的他在法西边境的小城博港选择了自杀。他的著作在其身后大量出版,为他赢得了越来越高的荣誉。
本雅明的思想融合了德国观念论、浪漫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犹太教神秘主义等多个传统中的元素,并在美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领域有持久而深切的影响。他最广为人知的论文包括《翻译者的任务》(1923年)《摄影小史》(1931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和《历史哲学论纲》(1940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三颗钻专家导读】 “机械复制”还是“技术可复制”?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一部分 (题记)、前言、一
(题记)
前言
一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二部分 二至六
二
三
四
五
六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三部分 七至十五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三颗钻专家伴读】 第四部分 后记(十六)
后记(十六)
瓦尔特·本雅明
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专家伴读版)是2023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得书感谢您对《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专家伴读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