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交通史、行政史和区域文化史的视角考察战国秦汉若干历史文化现象。
内容简介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交通条件实现突出进步的时期。这一进步为统一帝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而各地方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到区域行政的效能。作者王子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对这一学术主题多年有所关注,发表论著多种。相关论文集合为这部论著。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中原文化重心地位;二.秦扩张路径的政治地理观察与“大关中”形势;三.彭城与“梁砀之间”;四.北边经营的交通地理与行政地理考察;五.面向海洋:执政者的海洋意识与沿海区域行政;六.区域文化史视野中的人口流动问题;七.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的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中原交通优势与文化重心地位
一 河洛地区:战国晚期的会盟中心
二 论吕不韦封君河南
三 秦汉时期中原的“群都”
四 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
五 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与诸葛亮躬耕故事
秦扩张路径的政治地理和交通地理考察
一 从鸡峰到凤台:周秦时期关中经济重心的移动
二 秦人的蜀道经营
三 秦汉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
彭城与“梁砀之间”:交通形势与政治文化
一 战国秦汉时期楚文化重心的移动
二 论西楚霸王项羽“都彭城”
三 芒砀山泽与汉王朝的建国史
四 两汉“梁宋”的商路
五 论申屠蟠“绝迹于梁砀之间”
六 “沛谯”英雄的两次崛起与汉王朝的兴亡
北边:交通经营与行政建设
一 北边交通与汉帝国的文化扩张
二 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
三 秦汉关中水利经营模式在北河的复制
四 汉代燕地的文化坐标
五 秦汉“北边”交通格局与九原的地位
区域文化史视野中的人口流动问题
一 汉代民族交融中北边“亡人”的文化作用
二 秦汉农人流动与都市“浮食者众”问题
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的个案研究
一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晋阳城市史料考议
二 《封龙山颂》及《白石神君碑》“北岳”考论
三 西汉“齐三服官”辨正
四 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的文化风格
五 泰山:秦汉时期的文化制高点
六 《全汉赋》辑注班彪《冀州赋》疑议
七 西河郡建置与汉代山陕交通
本书内容初刊信息
后记
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子今。
得书感谢您对《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