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原理

道德教育原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创意和最为复杂的实践活动,较之人类其他几大实践活动来说,自有其特殊的使命和追求。本书从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就德育方面的许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所做的不懈探索与思考。

内容简介

《道德教育原理》从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乃至物理学等学科立场与理论出发,提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利益调节法”“登门槛技术法”“冲突引导法”“情感激励法”“自发对称破缺法”和“无意识教育法”六种新的德育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冯文全,1960年生,四川渠县人,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德育原理》精品课程负责人,四川省“教育学特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和主研省部级、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独著、合著、主编)。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信息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德育》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新华文摘》《教育文摘周报》《民主》杂志等刊物全文转载、摘登、索引30余篇,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国颇具影响,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发言或主持人。获得各种奖励10余次,其中个人专著《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四川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和“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德育原理

第一节 关于德育学的学科性质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

第三节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第四节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第五节 从人的价值角度审视德育的价值

第六节 试析知识与道德的联系

第七节 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德育实践

第一节 论学校德育目标的分层

第二节 论德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

第三节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高校德育内容

第四节 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第五节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六节 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

第七节 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第三章 德育思想

第一节 论孔子德育思想对老子道德哲学思想的借鉴及其现代启示

第二节 孔子的“道义”与“功利”思想辨析

第三节 论孟子对孔子德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第四节 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第五节 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第六节 论拉斯的价值澄清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第七节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教育原理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文全。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教育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卷) 电子书
用故事解释数学思想,用案例引入数学知识,用生活讲解数学应用,好看好学、易懂易学。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卷) 电子书
IT爸爸写给孩子的数学书,开启数学的探索之旅 用故事解释数学思想,用案例引入数学知识,用生活讲解数学应用。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帮助你的孩子在与外界的融洽协调中茁壮成长 电子书
送给内向孩子和他们父母的珍贵礼物,将全方位协助父母们教养他们内向的孩子。
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 电子书
父母老师必读的生涯教育书,用梦想迎接挑战,让孩子具备过好一生的能力。
愿此生你比我强大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本书写给处在叛逆期路口的孩子(8-16岁),适合家长、老师与孩子共读,从四大矛盾入手:孩子与自我的矛盾,孩子与老师的矛盾、孩子与孩子的矛盾、孩子与家长的矛盾,解答孩子青春期心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引入孙云晓、李克富等教育专家的指导。书中有丰富的一线典型咨询案例,基本能解答叛逆期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作者本身拥有20年的咨询经历,10年的教师经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