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理论与工程实践

无线电测向理论与工程实践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从事无线电测向定位、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特色:选材广泛,重点突出。在参阅、比较大量无线电测向相关书籍、文献、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在对各类无线电测向技术体制进行一般性介绍的情况下,重点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幅度响应型、相位响应型、阵列响应型测向体制。面向工程,易于操作。面向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于常用的测向方法,以及相位差、幅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均给出其算法流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尽可能介绍各类主要方法的适用场合;另外给出了一些主要方法的计算机代码。内容新颖,探索前沿。不仅从各类书籍、杂志中选编了不少无线电测向技术的素材,更融入了大量笔者及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借鉴了不少可为测向所用的信号处理、机器学习、数据融合等技术,并有所发展。深度适宜,便于阅读。作为一本主要读者定位于无线电测向技术工程应用人员的书籍,特别注重了内容的深度与可读性。不少常见的数学证明就没有纳入本书,一些较长但必要的数学证明以附录的形式安排在末尾。

内容简介

全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电测向机理、常用的无线电测向技术体制、典型的无线电测向性能指标、工程中常见的测向误差源及其影响,各类常用的数字化无线电测向体制(相位响应型测向、幅度响应型测向、阵列响应型测向等技术体制下的各类常用方法)。围绕无线电测向系统研制与应用,介绍工程实践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包括相位差和幅度测量方法、校正与标定、避免和减轻测向模糊的方法、无线电测向的数据融合、测向系统总计设计技术等。最后介绍了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宽频段多源快速测向、信号分析与测向一体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测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压缩感知技术的测向应用等。

作者简介

陆安南,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长期耕耘在无线电测向定位和航天工程技术领域。

章节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无线电测向任务 1

1.2 无线电测向应用 1

1.3无线电测向简史 2

1.4本书导读 4

1.5本章小结 4

本章参考文献 5

第2章无线电测向概论 6

2.1 无线电测向机理 6

2.2 测向体制与分类 6

2.3 测向机性能指标 8

2.4 测向误差源及其影响 10

2.4.1 干扰 10

2.4.2 噪声 11

2.4.3 阵元位置误差 12

2.4.4 阵元互耦 13

2.4.5 通道失配 15

2.5 测向系统 17

2.5.1 系统组成 17

2.5.2 基本功能单元 18

2.5.3 综合功能单元 22

2.6 几种典型测向系统简介 23

2.6.1 国外测向系统介绍 23

2.6.2 国内测向系统介绍 26

2.7 本章小结 31

本章参考文献 31

第3章无线电测向方法 32

3.1 相位响应型测向 33

3.1.1 一维角测向 33

3.1.2二维角测向 51

3.1.3 其他测向算法 66

3.2 幅度响应型测向 68

3.2.1 一维角测向 69

3.2.2 二维角测向 76

3.3 阵列响应型测向 84

3.3.1 非子空间测向法 86

3.3.2 子空间测向法 94

3.3.3 其他相关理论与分析 131

3.4 其他测向体制 151

3.4.1 相位转幅度型测向 151

3.4.2 频率响应型测向 154

3.4.3 时间响应型测向 163

3.5 本章小结 164

本章参考文献 165

第4章无线电测向工程实践 170

4.1相位差与幅度测量方法 170

4.1.1相位差测量 170

4.1.2幅度测量 189

4.2校正与标定 198

4.2.1阵元位置误差校正 198

4.2.2天线阵互耦补偿 201

4.2.3接收通道失配校正 203

4.2.4天线阵互耦及其位置误差综合校正 204

4.2.5外场测试入射方向标定 206

4.3测向模糊及解决方法 208

4.3.1测向模糊概述 208

4.3.2一阶模糊 209

4.3.3高阶模糊 231

4.4无线电测向的数据融合 236

4.4.1数据融合 236

4.4.2参数融合 236

4.4.3测向结果融合 237

4.5测向系统总体设计技术 242

4.5.1任务分析 243

4.5.2设计要点 244

4.5.3系统方案 250

4.6本章小结 251

本章参考文献 251

第5章无线电测向技术发展 253

5.1信号分析与测向一体化 253

5.1.1基于信号分离的测向方法 253

5.1.2基于测向的信号分离方法 257

5.1.3信号分析与测向综合方法 258

5.2多信号快速测向 263

5.3人工智能测向技术 265

5.3.1人工智能测向技术现状概述 265

5.3.2人工智能测向技术案例 270

5.4压缩感知测向技术 277

5.4.1稀疏表示模型 277

5.4.2l1-SVD算法 278

5.4.3算例 278

5.5仿生测向技术 280

5.5.1基于奥米亚棕蝇耦合听觉结构的仿生测向原理 280

5.5.2算例 282

5.6本章小结 284

本章参考文献 284

附录A第3章有关公式推导 289

附录B第4章有关公式推导 298

附录C计算机程序 319

缩略语 330

无线电测向理论与工程实践是2020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陆安南。

得书感谢您对《无线电测向理论与工程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智慧安监实践 电子书

1.本书是《智慧城市实践系列丛书》的40个分册之一,从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营销智慧化、维度多样化培养复合型人才。2.本书完全通过案例对智慧安监实践进行解读,读者能系统全局了...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第2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本书适合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1.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不仅介绍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和施工基本情况,还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经验...
传输网工程维护手册 电子书

适读人群:适合通信运营商、设计院、研究院、设备厂家、及相关外协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人士作为参考读物。  1,全面:涵盖运营商日常传输维护工作的所有网络...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 电子书

1.反映了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进展;2.科研工作的理想参考书;3.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成果之间的平衡;4.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统一。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空口特性与关键技术 电子书

5G一线的通信专家力作;内容基于3GPPR15标准;对3GPP标准的制定过程有详细介绍。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1.作者实际参与了中国移动5G网络在武汉市的规模测试工作,主要负责5G承载网络的设计。同时负责了中国电信深圳地区的5G承载网络规划工作,有一线的工作经验。2.本书系统地分析了5...
光传送网 OTN 技术、设备及工程应用 电子书

本书由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多名专家和技术骨干联合编写,内容翔实,既注重OTN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的介绍,又面向工程实际应用,对于从事光通信行业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