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

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梁平诗歌评论集:回顾新诗历史,走进诗坛现场。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诗人梁平的一本当代诗歌评论集。作者回顾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承担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中国新诗的艺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当代诗坛的实力派诗人,作者以宏阔而深邃的视角,解读了当代中国诗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让读者走近诗人,走进诗歌现场,更清楚地看到在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诗人及诗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启幕:以诗歌的名义

关于网络诗歌的现场指认

诗歌:重新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两个层面上的尊重与期待——关于抗震救灾诗歌的思考

2011:中国诗歌的现实觉醒

纸上的中国诗歌与非纸上的动静——2012年中国诗歌印象

良好的气节与风范——2013年中国诗歌印象

也说当下的诗歌生态——在杭州西溪湿地“天问”诗歌峰会上的发言

我看江苏新世纪诗歌——在江苏新世纪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记忆中制造一次时间塌方

“攀枝花诗群”的三个向度

如此干净的山水,干净的诗

马科:神圣写作中的诗歌精神

《汶川羌》:攀缘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

与瓷对话:埋伏在釉上的诗意

白连春:我要写完我祖国的字

陆群:现代都市里的古典情愫

陈忠村:和诗歌一起穿行在上海的外乡人

吴雪峰:难得这一隅诗意的寂寞

马飙:爱像花一样开放

诗歌的“可能”,以及“可能”的译码

郭性汶:玩魔方的诗歌淘金者

李小华:坚硬的伤痛与绕指的柔

一代天骄的诗性解读

隐之诗:倾听花园里的回响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李刚:从最细小的爱开始

云的眼睛看到风之上的韵

流浪之旅的浪漫抒情

正在升腾的那些诗意

安遇:带着一个句子出门

海田:废墟上的长歌

与城市诗意的相遇

马培松:信手拈来与情感发酵

交融与疼痛:一种有方向的飞翔

诗歌指向自己家园的路

拭目以待:《紫禁城》或者龚学敏现象

比月光还宁静的抒情

多种地理,一种精神之途

洪迈恩:优美地与世界同在

王毅:诗歌的英雄之旅

因为锋利而让我们记住

紫衣侠:在规定场景里的表情

陈默:阳光里的忧伤

故乡有永远的春天——序《草原的高度》

让诗歌成为四川的骄傲

新诗真的是失败的实验吗?

感谢重庆

写诗的日子有故事

诗歌是现代社会的真实版本

诗歌是永远的痛

访谈:《重庆书》是我写作的冒险

访谈:星星永远闪亮在中国天空

访谈:诗人随时要警惕复制自我

答《中外诗歌研究》十问

访谈:我的诗生活

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是201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平。

得书感谢您对《阅读的姿势:当代诗歌批评札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守正·创新:北京国际当代珐琅艺术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在北京国际当代珐琅艺术展中展出的优秀的珐琅艺术作品,此外还有数篇工艺美术、珐琅工艺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文章,展示了当代珐琅艺术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从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视角深入挖掘工艺与新观念、新媒介等方面的再生价值。
美人的事 电子书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全面收录上村松园重点美人画作品,丰富甄选影响上村松园一生的画家代表作。
留影的背后 电子书
本书以作者的艺术论文为原型,结合作者收藏的大量一手照相馆老照片资料(大多数为首次面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的照相馆布景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与展示。照相馆做为国人初接触摄影的场所,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的系统研究与梳理,作者关注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已有八年,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几万张照相馆老照片实物一手资料,结合作者的独特研究视角。本书为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填补了重大空白。
瞬间的感觉 电子书
本书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她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在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作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她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作者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作者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
艺术的真谛 电子书
《艺术的真谛》是一部理论性的艺术史概论,侧重阐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此书行文流畅,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可读性远超同类书籍。基于跨文化审美视野,本书作者对非洲原始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的分析评判,在专家和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和较高声誉。对于从事或喜好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有助于登堂入室的普及读物,故此在国外发行甚广,在国内口碑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