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美学研究刊物,用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国美学的各种问题。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研究》集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辑,朱志荣主编的一部美学研究刊物。该集刊前两辑得到了前辈李泽厚、叶朗、胡经之、曾繁仁、朱立元等老一辈美学家们赐稿支持,在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的反响。续编的《中国美学研究》将继续保持国内外美学名家占重要篇幅的特点,争取在三五年的时间内冲刺CSSCI集刊,在国内外产生持续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中国美学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国美学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
本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西方美学”“生态美学”“书评与综述”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美学的“象喻式命题”,杨简美学思想的独特价值,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研究进路辨析,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特征和表现方式,现代新儒家生态美学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中的自然美观,等等。
作者简介
编者朱志荣,安徽省天长市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原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论中国古代美学“象喻式命题”
先秦易学的“中”“正”观念及其美学意蕴
适性美学:从庄子到郭象的观念史考察
论“韵”概念从音乐到人物品评的嬗变——兼及对谢赫“气韵”的影响
“兴”义阐释史中的显隐维度
“一以贯之”——杨简美学思想的独特价值
宋代“观物”观对工笔画中写真精神的影响研究
“观”与王国维“戏曲意境说”的历史生成
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进路辨析
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特征及表现方式
客观美与主观美之辨
感悟、判断、创造——朱志荣意象创构内在机制论
中国画审美认知的神经基础:一项ERP研究
实践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四大突破
兼融中西与诗意栖居?——以留德雕塑家张德峰教授的艺术风格为线索
从“处境文学”到“自由的艺术”——论让−保罗·萨特实践自由的存在主义文艺观
“言不尽意”辨——基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考察
现代新儒家生态美学思想论纲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中的自然美观
从“连续性”形而上学到“环境”审美——论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中“连续性”思想的逻辑演进
生态美学与美学的客体性转向——以罗尔斯顿为讨论中心
哥特式建筑复兴的自然契机与生态救赎
自然寂静之声走入音乐及其生态审美效应
建构与突破:生态美学与人的生存问题——论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的建树与所谓“无人美学”的争议
跨文化语境下蒋彝书法美学理论体系的构筑方式和审美特征考察
中华美学的多元建构与意义生发——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稿约
中国美学研究(第十九辑)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朱志荣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美学研究(第十九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