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要领域——汉语语义演变研究论文集

内容简介

语义演变是汉语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全面开展汉语的语义演变研究,不仅能发现汉语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及动因,加深对汉语语义演变规律的认识,而且还可以用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成果来检验、修正和发展国外现有的语义演变理论。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吴福祥、王云路教授合作编辑了《汉语语义演变研究》这一论文集。一方面是对汉语语义演变研究已有成果的总结,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汉语语义的历时研究。本书是汉语语义研究者和汉语史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

1 语义演变与语法化

2 语义演变的方向性

3 语义演变的机制

4 语义演变中的语用推理

5 语义演变方向性的局限

6 语义演变方向性的作用

7 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

8 句法演变的内在规律性

9 小结

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

1 引言与文献分析

2 上古汉语“也”的用法的体貌意义

3 中古、近代汉语“也”的动态用法的发展

4 结语

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及语义演变中保留义素的选择

1 语义演变的单向性倾向

2 语义演变中的保留义素与可变义素

3 结语

“不听”之“不允许”义的产生年代及成因

引言

论平行虚化

0 引言

1 平行虚化的根源

2 平行虚化的类型

3 结语

从隐含到呈现(上)

一 引言

二 “从隐含到呈现”的主要类别

三 “从隐含到呈现”的具体原因

四 结语

词义发展论说

一 派出及其对词汇发展的贡献

二 派进及其研究

三 假借和词义比较

四 深层对应和词义比较

相关语词的类同引申

(一)同义词、近义词的类同引申

(二)反义词的类同引申

(三)义类相关的形容词的类同引申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

从“容”“许”“保”等动词看一类情态词的形成

1 引言

2 容、许

3 烦、劳

4 许、准

5 欲

6 小结

7 带小句宾语的动词转化为情态副词

8 结论

“完成”类动词的语义差别及其演变方向

一 动词的分类

二 向语法标记的演变

三 余论

“一丝不挂”多义源流考辨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

1 历史语用学

2 “足量准则”和“不过量准则”

3 “隐涵义”的推导

4 回溯推理

5 语用分工

6 区分两种“隐涵义”

7 “隐涵义”地位的变化

8 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

9 “语法化”和“词汇化”

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

一 现状

二 历史

三 共时分布的历时解释

释“踊跃”及其他

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

1 引言

2 方所词语“後”的来源和演变

3 “後”语义演变的机制

4 汉语方所词语“後”语源模式和语义演变的跨语言审视

5 结语

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

一 组合同化的性质

二 组合同化的方向

三 组合同化的深层原因及其他

从使役到条件

一 绪论

二 从命令到条件

三 从任由到让步条件

四 汉语和希腊语比较

五 从意合连结到形合连结

六 结论

上古、中古汉语及现代南方方言里的“否定-存在演化圈”

一 问题与假设

二 否定词的类型学和“否定-存在演化圈”(the negative-existential cycle)

三 上古汉语里两系否定词的“常”与“变”

四 上古到中古时期文献中体现的“否定-存在演化”

五 现代南方方言里的“否定-存在演化”

六 汉语南方话的“存在-否定演化”与其他南方语言的关系

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

一 引论

二 佛教影响汉语词汇的途径

三 佛教影响古代汉语词汇的一些表现

四 仿译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是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 王云路。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语义演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与意识形态: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 电子书
本书从历史和思想史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从西周之初到两汉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以及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在这一时期诗歌功能、诗学观念与政治史、思想史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从大野泽到梁山泊: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 电子书
以现代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大野泽-梁山泊”在公元12世纪末之前的演迁史进行研究。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