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探究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分析苏南工业园区实践,提出对策建议。
内容简介
为破解“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的难题,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本书正是在此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从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视角,借鉴美国“锈带地区”、日本京滨工业区、德国鲁尔区与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产业转型实践经验,以苏南工业园区为考察对象,探究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经验与模式路径,从制度设置、技术路径和社会逻辑等不同维度和侧面分析了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反思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当前环境污染的“政绩跑步机”框架和推进苏南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金陵智库丛书编委会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区域
一 苏南其地
二 苏南工业园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兴起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维度与特征
三 产业转型的学术脉络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策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国外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 美国“锈带地区”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 日本京滨工业区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 工业绿色化:西方社会新阶段的产业转型
第二节 中国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历程
二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三 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四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五 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足
第三节 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三章 苏南工业园区产业转型的制度设置
第一节 产业转型的倒逼机制
一 经济步入“新常态”
二 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
三 “苏南模式”的生态挑战
四 不断健全的监督体系
五 频发的化工爆炸事故
第二节 产业转型的基本历程
一 产业转型起步阶段(2000年以前)
二 产业转型快速推进阶段(2000—2006年)
三 “三高两低”产业大淘汰阶段(2007—2011年)
四 产业转型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第三节 产业转型的制度建设
一 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
二 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制度
三 加强环境执法制度建设
第四节 产业转型中的现实挑战和政策选择
一 产业转型的现实挑战
二 产业转型的政策选择
第四章 苏南工业园区生态转型的技术路径
第一节 碳排放强度控制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节 从传统工业园区到低碳工业园区
一 来自顶层设计的考核机制
二 利益驱动的市场激励机制
三 科学发现引领的技术创新机制
第三节 清洁生产:生态转型的技术驱动
一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理论
二 清洁生产的政策与案例
三 清洁生产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循环经济:生态转型的目标导向
一 以理念创新推动实践上的生态转型
二 以战略引领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以技术引领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第五节 工业园区生态转型的路径
一 以创新为引领,激发转型活力
二 以绿色为方向,专注技术研发
三 以资源集约为目标,推进能源替代战略
第五章 苏南工业园区生态转型的社会逻辑
第一节 苏南的经济优势
一 苏南模式的四级演进
二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 生态转型的实践路径
第二节 苏南的政策倾斜
一 国家的政策倾斜
二 江苏省的政策倾斜
第三节 苏南的文化基础
一 尊崇自然的生态文化
二 通达善变的智者文化
三 文化引领生态转型
第六章 苏南工业园区的环境治理
第一节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践
第二节 “政绩跑步机”:关于环境问题的一个解释框架
一 政府不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吗?
二 从“生产跑步机”到“政绩跑步机”
三 “政绩跑步机”影响下的环境污染机制
四 新的发展趋向
第三节 推进苏南工业园区生态转型的对策
一 科学规划
二 创新体系
三 技术驱动
四 政府扶持
五 企业参与
六 集约用能
七 森林碳汇
八 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克强。
得书感谢您对《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