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随意翻翻的书——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只依类分了一二十个题目,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20年代,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上个世纪30年代,丰子恺说:“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别人都在为了获得面包而牺牲趣味,或者为了堆积法币而抑制趣味。我现在有幸而没有走上这两种行径,还可省下半只面包来换得一点趣味。”
上个世纪40年代,钱穆说:“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直到今天,全国农村逐步破产,闲散生活再也维持不下来了,再不能不向功利上认真,中国人正在开始正式学忙迫,学紧张,学崇拜功利,然而忙迫紧张又哪里是生活的正轨呢。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值不得崇拜,而且中国人在以往长时期的闲散生活中,实在亦有许多宝贵而可爱的经验,还常使我们回忆与流连。这正是中国人,尤其是懂得生活趣味的中国人今天的大苦处。”
作者简介
编者刘仰东,祖籍辽宁,生于呼和浩特,在北京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政协报高级编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1. 男女
2. 饮食
3. 穿戴
4. 居所
5. 出行
6. 家境
7. 家事
8. 癖好
9. 做派
10. 性格
11. 起居
12. 习惯
13. 聚会
14. 交游
15. 恩怨
16. 年节
17. 意趣
18. 识见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是2012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刘仰东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