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书内收入的全是那个手写书信年代的家书。张家十姐弟中,充和与大弟宗和最亲,从1949年到1976年,三十年时光辗转纸上,无缘相见,却从美国到贵州,跨越万里的鱼雁往返,谈诗词、谈书法、谈昆曲、谈历史。
内容简介
张家十姐弟中,充和与大弟宗和最亲,不仅因为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更由于二人对诗词、昆曲、书法等的共同爱好。清华的谷音社,青岛、上海、南京的曲会,抗战期间高校云集的滇黔地区……均留下过他们的高吟浅唱、曲声笛韵。1949年,时局动荡中,充和随丈夫傅汉思移居美国,宗和则留在黔地任教,从此路远山遥,天各一方,不复相见。唯音书不绝,穿越重洋,互问短长。从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发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时光辗转纸上。如算上此后充和与宗和女儿以䇇的通信,真正是历经半个世纪。内容由养花种草、衣食住行、曲人故旧谈到诗词书画、文学历史……抛去浮华与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笔笔简单有味。三百余封书信,三十多万字,今由宗和女儿以䇇与学者王道整理出来,几乎全为首次披露。小字蛮笺,既是张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谊的见证,也是特殊年月里,个人命运为时代裹挟的缩影。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充和,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允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与元和(昆曲名伶顾传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充和(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被海内外并称为“合肥四姊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献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和四姑
序言二 天真与大方 ——编注《一曲微茫》说明
1949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0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1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2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3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4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5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7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8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9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0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1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2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3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4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5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6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7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71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2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3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4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5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䇇等的信(美国等—中国)
198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䇇等的信(美国—中国)
199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䇇等的信(美国等—中国)
2000年 张充和给张以䇇等的信(美国—中国)
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是2016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张充和。
得书感谢您对《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