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美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美育,即通过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情感的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美育的独特视角探讨一种不同于“应试教育”的“人的教育”,从美育的基本理论、西方美育发展、中国美育发展与当代美育四个部分共十五讲论述了美育的“人的教育”的特性及其丰富内涵,在理论阐释与实践总结中深入理解和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可为当下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也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曾繁仁,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西方美学、审美教育与生态美学研究。出版《西方美学简论》《美学之思》《生态美学导论》等论著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引言

第一讲 美育的性质:包含感性与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

一 鲍姆嘉通与“感性教育”

二 席勒与情感教育

(一)席勒美育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席勒的美育理论

(三)席勒美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三 马克思与人的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对美育的人的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教育与美育思想的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美育思想的历史唯物论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讲 美育的学科特性

一 作为边缘交叉学科的美育

二 作为人文学科的美育

三 作为美学学科的美育

四 作为教育学学科的美育

第三讲 美育的特殊作用

一 “审美力”的培养

(一)审美力是社会主义新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二)审美力的特点

(三)审美体验

(四)审美评价

(五)审美力的培养

二 “生活的艺术家”的造就

(一)什么是“生活的艺术家”

(二)审美的人生态度

第四讲 美育“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

一 国内外有关美育地位的争论

二 从世界观培养的角度看,美育是一种“综合教育”

三 美育在社会中的情感协调地位

四 美育在教育中的“中介性”地位

(一)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美育与智育的关系

(三)美育与体育的关系

第五讲 美育所凭借的特殊手段

一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 艺术教育的特殊魅力

三 自然审美

四 美育的实施

(一)实施美育的指导思想

(二)实施美育的条件

(三)实施美育的途径

第六讲 美育与大脑开发

一 神经心理学与美育

二 美育与右脑开发

三 美育调节大脑边缘系统的作用

四 美育调节脑内吗啡肽的作用

第七讲 生态审美教育

一 生态美育的提出

二 生态美育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美育的基本立足点与哲学基础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手段是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之美

(三)生态审美教育所凭借的主要审美范畴是“共生性”、“家园意识”与“诗意的栖居”

(四)生态审美教育的性质是人体各感官直接介入的“参与美学”的教育

三 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

第八讲 西方古代“和谐论”美育思想

一 古希腊罗马的“和谐论”美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及其特有的“和谐美”

(二)柏拉图的“效用说”及“城邦保卫者”的培养

(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及其美育思想

(四)贺拉斯“寓教于乐”的美学与美育思想

二 卢梭的《爱弥儿》及其“自然人”教育与美育思想

(一)卢梭及其教育小说《爱弥儿》

(二)卢梭的“自然人”教育与美育思想

(三)卢梭的“自然人”教育与美育思想的评价

三 狄德罗的启蒙主义美学与美育思想

四 德国古典美学的美育思想与走出古典

第九讲 西方现代美学的“美育转向”

一 叔本华:艺术是人生的花朵

(一)艺术是人生的花朵论

(二)艺术补偿论

(三)审美观审论

(四)超人作用论

二 尼采:艺术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

(一)审美人生论

(二)酒神精神论

(三)艺术的生命本能论

(四)悲剧的形而上慰藉论

三 杜威:艺术的生活化

(一)经验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

(二)艺术即经验,艺术即生活

(三)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显示

四 弗洛伊德:艺术即原欲的升华

(一)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原欲”

(二)原欲的实现经过了发泄与反发泄的对立过程

(三)升华——原欲实现的途径

五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存在论哲学观

(二)美与艺术的本源是存在由遮蔽到解蔽的自行显现

(三)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上

(四)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

(五)语言是存在之家

(六)美是在时间中生成的

六 杜夫海纳:艺术是审美知觉的构成

(一)现象学的研究路径

(二)审美知觉是审美对象的基础

(三)审美知觉是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四)对象与知觉的协调

七 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是造就人类素质的特有方式

(一)解释学的哲学原则

(二)审美教化是人类素质提高的特有方式

(三)艺术经验是审美教化的途径

八 福柯:“关注自我”的生存美学

(一)解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二)有关“人的终结”的后现代人学思想

(三)以“关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生存美学”

第十讲 西方现代教育中的美育

一 “通识教育”与美育

(一)“通识教育”作为“自由教育”的人文内涵

(二)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三)美育学科性质的论争

(四)布朗的《视觉艺术报告》及其意义

二 德国的包豪斯与“艺术与工艺结合”的艺术教育观念

(一)包豪斯及其发展历程

(二)包豪斯的艺术教育理念

(三)包豪斯的衰落与启示

三 罗恩菲尔德有关人格与创造力培养的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的主要贡献是造就身心健全的人

(二)艺术教育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

(三)“以儿童为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教育理念

(四)艺术教育的评量必须从有利于儿童的心智成长出发

(五)艺术教育的治疗功能

四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美育思想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其背景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教育

(三)情景化个人评价体系与艺术教育

(四)“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与发展

五 戈尔曼“情商”理论中的美育思想

(一)“情商”理论的提出

(二)“情商”的内涵与作用

(三)当代脑科学发展与“情商”理论

(四)“情商”与情感教育

(五)“情商”理论的美育意义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育思想

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与“中和论”美学美育思想

(一)“保合大和”之自然生态之美

(二)元亨利贞“四德”之吉祥安康之美

(三)“中庸之道”之适度适中之美

(四)“和而不同”之相反相成之美

(五)“和实相生”的生命旺盛之美

(六)人文化成之礼乐教化之美

二 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与“乐教”、“诗教”

(一)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

(二)中国古代的“乐教”

(三)中国古代的“诗教”

第十二讲 中国现代美育的奠基者:蔡元培与王国维

一 蔡元培对中国现代美育的奠基性贡献

二 王国维的“审美境界论”美育思想

(一)美育之内涵:心育论

(二)美育之作用:无用之用

(三)美育之途径:艺术解脱说

(四)美育之目的:审美之境界与人生之境界

第十三讲 中国现代其他主要美育理论家

一 梁启超的“新民说”及其美育思想

(一)梁启超“新民说”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梁启超的“新民说”美育思想

(三)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成就与局限

(一)“有机创造论”哲学观的确立

(二)“人生艺术化”的美学与美育思想

(三)以“人生论”美学对中国古代“礼乐教化”进行的新阐释

(四)中西美学与艺术之差异

(五)审美境界论

三 丰子恺的“人生—同情论”美学与美育思想

(一)“人生—同情论”人生观

(二)“绝缘论”审美观

(三)“人的教育”的美育观

(四)“爱心论”的创作观

(五)“梦与真”的中西艺术比较论

第十四讲 美育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趋势

一 后现代转向与美育

(一)后现代社会与后现代转向

(二)新的美学现象与美学观念的兴起

二 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教育

(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二)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内容

(三)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实践

三 网络文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网络文学的产生

(二)网络文学的特点

第十五讲 中国新时期美育的发展

一 我国新时期美育逐步走到社会前沿

二 我国新时期美育的发展历程

三 我国新时期美育建设的重要成果与共识

(一)正式将美育写入教育方针

(二)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四)“钱学森之问”的解答之一:把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五)艺术课程的开设是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六)美育承担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

(七)艺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四 我国美育事业的未来发展

后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已有选目

美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繁仁。

得书感谢您对《美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洞见 电子书
颠覆认知的洞见之书,《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之作。 用现代进化心理学理论印证佛学观点,前SUO未有的洞见之书,颠覆认知。上市后得到各界热议、好评,位居《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 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提名奖得主,全球蕞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罗伯特·赖特重磅作品。 罗伯特·赖特,全球百位蕞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作品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蕞佳图书,被《财富》杂志列为“有史以来蕞具智慧的75本专业书籍”之一。 樊登博士重磅推荐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开课解读;查理·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巴菲特接班人”李录年度推荐。 简体版还未上市前,就已在国内各界引起轰动。樊登博士案头书,重磅推荐作品;“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专门开课解读;查理·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巴菲特接班人”李录年度第一推荐必读。 现代进化理论与佛学的碰撞与交融,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洞见事物的真相,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本原之美。 伟大的沉思与实践之旅,世俗时代精神生活的基础。 本书所能解决的问题与每个个体生命息息相关:幸福感、爱情、友情、性,以及抑郁、焦虑等情绪。教会我们通过冥想和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 电子书
正确的思维引导正确的结果,彻底转换你思维方式的逻辑圣经。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电子书
每一个学习、工作过的人,都少不了跟笔记本打交道。写了这么多年的笔记,你确定自己真的理解它了吗?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别人总记得比你时间少、速度比你快、效率比你高,而且效果还更好呢?先别急着怀疑自己的智商,也许正是你的笔记拖了大脑的后腿。聪明人的笔记可以让其事半功倍,错误的笔记却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只能阻碍我们能力的发挥。改变一下记笔记的方式,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工作效果更好
薪与酬 电子书
《薪与酬》是大脑银行创始人苏引华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