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大国视角思考大国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传统与新兴大国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大国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在当前和未来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世界秩序的现状和未来。本书有助于新兴大国合理确定国际秩序改革目标、准确定位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身份与作用,并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运用恰当的政策工具,兼具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石斌,1965年生,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毕业,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美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美国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篇 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缘起、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 思想背景与理论缘起

二 “中间地带”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 “中间地带”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思想及其战略意义

一 毛泽东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二 “中间地带”理论是毛泽东世界多极化思想的最初体现

三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几次转折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反映

四 毛泽东关于西欧联合自强的主张是其多极化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五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之中国与世界———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学习笔记

一 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二 时代主题与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三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对外政策

四 生产力标准的引入与国际经济关系

顾维钧与联合国制宪会议

一 围绕中国代表团成员构成问题的争论

二 中国代表团外交方针的确立

三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的外交活动

四 余论

“名不正则言不顺”———台湾当局十年“务实外交”剖析

一 “务实外交”的实质及其国际背景

二 “务实外交”的基本手法和主要内容

三 “务实外交”的困境

四 结束语

探索国际问题研究的融通之道———读《国际关系评论》(1—4辑)的几点印象

一 历史视野:从外交史到国际史

二 现实关切:国际现状的“中时段”研究

三 理论思考:寻求国际关系的历史、史学与理论的契合

四 学术机制:自主、多元与协调、统一

中美在东亚的战略共识与分歧

一 中美战略合作对东亚的重要性及其结构性困难

二 中美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认知差距与政策分歧

三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摆脱“大国政治悲剧”的可能性

四 结束语

中美战略关系与亚太安全秩序———基本历史经验对于未来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中美关系的基本经验:合作共赢需要战略基础

三 当前亚太安全秩序的复杂现实

四 亚太安全秩序的根本出路:基于大国协调的多边制度合作

五 亚太安全秩序的首要条件:中美基于“关键共识”的战略合作

六 初步结论

中篇 美国外交与安全战略

略论杜勒斯对苏战略的早期思想背景(1919—1952)

一 “和平变革”的政治哲学

二 从怀疑到敌视———杜勒斯对苏联的认识历程

三 对西方文明的“历史性挑战”———杜勒斯的苏联观

四 结论

杜勒斯与美国对1958—1959年柏林危机的反应

一 美国原定对德政策与“应急计划”面临考验

二 美国和西方应对方案的调整

三 西方三国围绕应急军事行动方案的分歧

四 结语

1953年东德事件与美国对苏东“演变”战略的起源

一 “解放”政策:“激进”抑或“演变”?

二 东德骚乱的考验

三 西方大国的谨慎反应

四 对东德的心理战:西方食品援助计划

五 结束语

波匈事件与美国对苏东“演变”战略的定型

一 “演变”战略正式出台

二 波匈事件的检验:“演变”战略完全定型

三 “演变”战略的实质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一 “新面貌”与“大规模报复”战略

二 “预算平衡”与“防务优先”的矛盾

三 “核威慑”与“核报复”的两难

四 局部调整:从“战略一元论”走向“战略多元论”

五 结束语

尼克松政府对以色列核计划的反应

一 引言

二 美国对以色列核计划的反应:从艾森豪威尔到约翰逊

三 尼克松政府的战略调整及其防扩散立场

四 尼克松政府对以核政策的蜕变与定型

五 结束语

美国“黩武主义”探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美国“黩武主义”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三 美国“黩武主义”的主要根源

四 谁来约束美国的行为?

核时代的美国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对两个经典文本的重新探讨

一 美国全球战略:两大主流观念的分歧与融合

二 冷战格局下的美国意识形态、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

三 冷战进程、美国的战略选择与“霸权困境”

下篇 世界政治及其伦理透视

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

一 英国学派之“学统”:伦理维度的核心意义

二 格老秀斯理性主义国际伦理传统的“修正派”

三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内在张力

四 对国际伦理困境的非完美主义立场

五 英国学派国际伦理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沃尔泽的正义战争论述评———兼论美国学术理论界有关海外军事干涉的思想分野

一 西方正义战争论的历史演进

二 沃尔泽的社群主义思想与一般正义论

三 沃尔泽正义战争论的基本内容

四 学术争鸣与政策论辩

五 结语

权力、权威、责任———马克斯·韦伯国际关系思想浅

一 思想背景

二 权力与文化

三 权威、官僚与利益

四 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

五 几点评价

基督教现实主义国际伦理思想浅析

一 自成一体的人性观

二 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三 国家道德与国际政治伦理

四 实践伦理的几个具体问题

五 几点思考

“雄蜂”的阴影———美国无人机作战对当代战争伦理的挑战

一 引言

二 背景

三 无人机与“开战正义”

四 无人机与“交战正义”

五 无人机的“隔离因素”与承担危险的伦理

“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国际政治视角的伦理论辩与政策选择

一 引言

二 “人的安全”观念的兴起

三 理论分歧:何谓“人的安全”?

四 “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价值冲突与互补

五 伦理与政治抉择的原则与途径

六 结论

后记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是2018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石斌。

得书感谢您对《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战略与管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本书设有经济战略、政制之道、国际关系、社会视野、历史研究、文化与哲学、管理科学等栏目,收录了《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专题研究报告》《结构失衡和宏观政策》《从土地分配制度看东亚和拉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民主与共和》等文章。
战略威慑论 电子书
本书从战略威慑的地位作用与时代特征出发,沿着战略威慑理论的历史演进,详细分析战略威慑的本质与范畴、规律与原则以及可能诱发实施战略威慑行动的矛盾与冲突,并运用行为科学等现代博弈理论方法分析战略威慑行动,重点分析不同阶段的战略威慑运用,对战略威慑行动中面临的风险与代价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科学地评估。
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 电子书
本书围绕“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展开,立足国家领土主权根本利益,关注中国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主要依据翔实的资料和社会发展客观现实,探寻中国与周边国家各自在边境地区采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措施,结合新形势下周边国际关系的发展,探讨和谐边疆的构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客观、公正,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中国对日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2016年7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和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发表诸多成果,人民网、新华网做了集中报道。人民网还摘编会议论文专门做了专题栏目,引起一定社会反响。本书为研讨会论文拔粹,深入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思想,学习阐释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对更好地把握中日关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十五”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规划篇”、“政策篇”、“改革篇”、“可持续发展篇”4个部分,共有论文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