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大量的观点解读和案例论证,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性的品牌构建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构建品牌的基本流程:根据自己的优势、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消费者需求、市场状况等因素、确立起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要素。以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为指导,设计品牌标识、选择品牌名称组合、定义品牌属性、制订品牌传播方案,通过执行品牌管理的各项职能、让企业所预设的品牌形象进入目标消费者心中。本书通过大量的观点解读和案例论证,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的品牌构建框架。
作者简介
作者刘国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主持企业委托咨询课题若干。著有《共享经济2.0》《雷军:乘势而为》《反直觉询问》《品牌形象论》《从2D到5D:全方位体感式营销》等多部作品,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经济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担任多家公司品牌战略顾问,常年为企业提供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健康诊断、新媒体与数字营销、品牌形象建设、移动互联网与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 另眼看品牌
1.1 急剧变化的品牌格局
1.2 难摆脱的LOGO消费
1.3 商标符号下的品牌忠诚
1.4 形象创造的品牌价值
1.5 真实的品牌虚拟关系
1.6 传播中的互动
1.7 接触中的品牌维护
2 品牌之形象树干
2.1 品牌定位:品牌航行的方向
2.2 品牌名称:记忆不变的符号
2.3 品牌个性:吸引客户的气味
2.4 品牌体验:品牌在心灵上的黏合剂
2.5 品牌虚拟社区:群体认同的魔力
2.6 品牌架构:品牌组合的内部关系
2.7 品牌潮流追踪:品牌长青的保证
3 品牌之形象树冠
3.1 视觉形象:第一印象的先机
3.2 标志:通向品牌的入口
3.3 色彩:品牌第一可视特征
3.4 字体:最直接的艺术感染力
3.5 外观造型:得宜者得市场痴迷
4 品牌之形象树根
4.1 品牌心理形象:五大要素
4.2 功能要素:购买品牌的首要理由
4.3 情感要素:顾客与品牌的相互依恋
4.4 逻辑要素:让购买充满理由
4.5 文化要素:让品牌融入血液
4.6 订制要素:建立亲密的品牌关系
5 品牌形象的传播
5.1 广告语传播:最具传播力量的语言
5.2 移动互联网传播:品牌传播未来主战场
5.3 传统网络传播:不能缺失的利器
5.4 体验传播:接触带来的消费意向
5.5 广电传播:仍是主流渠道
5.6 包装传播:传递最直观的形象感受
5.7 户外传播:创意吸引眼球
5.8 明星传播:粉丝的力量
5.9 纸媒传播:逐渐消失的传播效果
6 新时代的形象推广
6.1 微博/微信传播:消费关系新格局
6.2 怀旧传播:记忆引发的消费力量
6.3 游击传播:小成本博大收益
6.4 品牌联合传播:结盟带来的事半功倍
6.5 接触点传播:近距离的亲密
6.6 互动电视传播: iTV时代的来临
6.7 原点传播:原材料的强调
7 聆听经典
7.1 苹果
7.2 壳牌
7.3 维珍
7.4 阿迪达斯
7.5 星巴克
7.6 麦当劳
7.7 可口可乐
7.8 耐克
7.9 乐事
7.10 宜家
后记
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是2015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国华。
得书感谢您对《品牌形象论:构建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