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陈其泰史学萃编)"搜索结果
  • 陈其泰
  • 史学家陈其泰作品,从文化视角研究史学。
从胡地到戎墟.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 王炳文
  • 勾连政治史、民族史维度,深度探讨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
时代·师承·史学:瞿林东教授八秩祝寿文集 电子书
  • 江湄 徐松巍 侯云灏 主编
  • 瞿林东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等。这部文集,是全体学生敬献给瞿林东教授的一份生日礼物,以祝贺他充实而又光辉的学术、教育生涯。
文化殖民的主体性反思: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批判 电子书
  • 张其学
  • 本书是从主体性角度解读文化殖民的,文化殖民与主体性的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南开史学青年文库) 电子书
  • 党超
  • 本书通过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观念进行政治文化考察,探讨两汉风俗观念和社会软控制之间的联系。
清代法律的常规化:族群与等级(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 胡祥雨
  • 一本书看清代法律走向常规化的演变进程。
马叙伦与民国教育界.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 林辉锋
  • 本书对1913至1936年马叙伦在教育界的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重建马叙伦活动史实的基础上,探讨其长期处于教育界核心位置的原因,展现民国教育界派系争斗的成因、演变及其影响等。
莆仙方言大词典 电子书
  • 莆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 本书以莆田城关和仙游城关的方言为标准,收入两地的方言词条1万条。在收词方式上,改变以往绝大多数方言词典以单一方言点为收词依据的路子,而是收录一个方言小区内部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的词条,以便更好地凸显方言内部的差异,为莆仙方言研究者提供第一手切实可靠的资料。
秦汉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电子书
  • 许殿才
  • 本书从史家、史著研究,历史理论研究,以及《汉书》三个层面对了秦汉史学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状况进行了探讨。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第六卷) 电子书
  • 瞿林东
  • 本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的总相及主要成就。
晚清协饷制度研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 吴昌稳
  • 一部研究清朝晚期财政转移制度(协饷制度)的作品。
唐代史学论稿·增订本·第七卷 电子书
  • 瞿林东
  • 一本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唐代史学的论集。
重建另一种叙事.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 杨念群
  • 当代新史学领军人物杨念群教授重审中国史研究重要命题的总结性著作。
清史暨史学理论管窥:廖晓晴文集 电子书
  • 廖晓晴 著
  • 全书分为清史、史学理论、其他史学论文和书评四部分,其中清史和史学理论为主体部分。清史部分主要研究了清入关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朝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清代辽宁流人文化和清朝参务管理制度;在史学理论部分,作者重点研究了清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
新史学(第15卷):社会史的新探索 电子书
  • 李恭忠
  •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5卷,主题为“社会史的新探索”,聚焦国内社会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边缘空间”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清代闽浙赣边区移民、越南的民间教派、清末东北的“马贼”为研究对象;“转型秩序”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民国时期的民党、福建民军和江苏的县官选举为研究对象;“慈善网络”以近代及抗战时期的慈善活动为研究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外一种 电子书
  • 瞿林东著
  • 作者在总结和继承以往史家对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这个问题探讨的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作出尽可能全面、系统的回答,同时又对这些探索有着清醒的认识。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认识之部,包括: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历史与认识,历史·史学·历史智慧,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等;下编为历史实际之部,包括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从史学发展看炎黄文化的民族凝聚力等。
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 李锐
  • 本书利用新出土战国秦汉时期的竹简帛书,探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包括研究反思,古书的学派、年代研究,古简丛考,学术史研究4部分,从郭店简、上博简等简帛篇章中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典籍的年代、学派、成书以及近现代的古史研究问题。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史学卷 电子书
  • 主编
  •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教育史学的转型阶段(1949-1957年)、教育史学的初建阶段(1957-1976年)、教育史学的重建阶段(1976-1980年)、教育史学的探索阶段(1980-2000年)、教育史学的形成阶段(2000年至今)。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外一种(第二卷) 电子书
  • 瞿林东
  • 一部以史学批评形式写成的史学理论著作,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现代化与农业创新路径的选择.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 郑林
  • 本书综合运用技术社会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现代化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制约近代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通过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农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揭示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创新体制在小农经济下的运作模式和实践意义。
涵育与超越:文化传统与鄞州近代人物 电子书
  • 陈野
  • 本书通过研讨、剖析鄞州独特的人文现象和历史轨迹,丰富了鄞州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开启了地方史志和民国人物研究的新境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
推荐书籍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挖掘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遗产,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