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现象学研究(卷二):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文集第12卷)

儒家现象学研究(卷二):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文集第12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探儒家:中国现代儒家思想的困境和出路

内容简介

儒家复现于中国,是一个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精神现象。本书共包含两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以热思和儒家传统作为关键词开展论述,后续章节中论述了儒家在中国现代的衰危及其出路。本书以现象学的观念与方法对儒家的重要思想展开分析,其中对于“孝”“仁”等儒家重要概念的阐释发人深省,观点独特。第二部分解说《尚书•尧典》,仍以现象学的方法入手,融合多种材料对《尧典》的思想和历史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评析。附录部分是作者设计的儒家婚礼,意在突出儒家思想在家庭组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性。本书从多角度来回答乃至深化了儒家再临的核心问题:曾经那么成功的儒家为何特别不适应西方造就的大变局,以至于在历史的瞬间丧失了自己的团体存在?儒家的生命根基何在,可作为当下和将来复活自身的源头?应该不应该重建儒教?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高科技崇拜的时代中识别儒家的原本他者性,从而为儒家寻找复兴的契机?在体制外建立儒家特区的必要性、正当性和技术可能性何在?儒家与西方的哲理及方法有什么关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儒家再临·儒家特征·热思

第1章 热思的特点与实现

甲.哲学王

乙.冷思与热思

丙.热思可能吗?

丁.进入热思的条件和方式

戊.热思的人生效应

第2章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

甲.从北大该不该立孔子像谈起

乙.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丙.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后果:变相的思想专制

丁.压制深层思想自由的现象举例(一)

戊.压制深层思想自由的现象举例(二)

己.新文化运动思想专制之不合理的现实性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甲.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衰危的表现

乙.衰危的原因(一):西方文化的强力化和全球化

丙.衰危的原因(二):文化与民族的错位

丁.衰危的原因(三):崇拜强力的功利主义和伪进化论

戊.小人附身与貌孔心夷

己.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新文化运动

庚.出路

辛.问答

第4章 栖居中的家何在?

甲.人的栖居必是诗意的

乙.栖居中有没有家?

丙.非高科技的家庭栖居的生存可能

丁.家的栖居与家的建筑

第5章 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

甲.人类为什么不应该从根本上改造自身?

乙.个体永生还是虽死犹生?

丙.个体永生有什么不对?

丁.时 – 家 – 孝(上)

戊.时 – 家 – 孝(下)

己.《哈利·波特》中的孝与反孝

结语

第二部分 时与孝:对《尚书·尧典》的现象学解说

第1章 《尧典》的真书身份

甲.两种疑古:好古之疑与恨古之疑

乙.《尧典》乃真典

第2章 此书此篇的基本结构、版本和内容

甲.《尧典》为首和版本选择

乙.此篇的基本内容

第3章 什么是人类最美好的生存方式?

第4章 《尧典》中的“时”

第5章 尧知人之能与舜行孝之难

甲.时与意识及政治

乙.尧择人

丙.舜孝之极度艰难;它为什么可能?

第6章 尧对舜的测试;孝的时性和能力

第7章 《尧典》中的亲子关系

附录 儒家当代婚礼仪式

儒家现象学研究(卷二):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文集第12卷)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张祥龙著。

得书感谢您对《儒家现象学研究(卷二):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张祥龙文集第12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庸原论: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创发与潜变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证了儒学内化发展中的《中庸》哲学思想。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宋明时期,孔子的“心学”得到充分发展,朱子是孔子“心学”之认知派,陆王是孔子“心学”之良知派,孔子的“情学”却隐而不彰。直到明末,刘蕺山才重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思孟学派心性隋为一的义理
论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型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史不在场观点,巧妙驳斥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个体利益的片面观点。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
意识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关于现象学运动的若干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所发表的研究现象学运动的主要论文,体现了作者对现象学运动的一种认识。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毕生追求严密科学的哲学,试图以内在建构的纯粹意识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而现象学运动的继承者更多坚持纯粹意识的超越性,力图以胡塞尔晚年关于意识与世界关系的思考,重建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现象学运动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对话的基础。
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采用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与方式,把梅氏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贯穿起来全面地理解。书中对梅洛-庞蒂具身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概括了梅洛-庞蒂具身思想的研究现状;通过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詹姆士和海德格尔的具身性思想的论述,返照梅洛-庞蒂所受的影响;对自然化先验现象学的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做了深入的解读;阐述了梅洛-庞蒂的本体论的肉身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