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美国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及产品二元边际的影响。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但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本书以美国非关税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现实观察、理论分析、指标量化、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研究逻辑,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美国非关税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二元边际的影响,并对美国非关税措施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有效量化,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作者王梓楠,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关税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文章三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摘要
1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非税措施特点及形成原因
二 非关税措施的量化及贸易效应
三 贸易二元边际的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四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非关税措施的基本概念
二 出口二元边际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2 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回顾与发展
一 传统贸易理论
二 古典贸易理论
三 新古典贸易理论
四 新贸易理论
五 新新贸易理论
第二节 基于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变迁
一 自由贸易政策
二 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四节 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理论建模
3 美国非关税措施现状与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
第一节 美国非关税措施现状
第二节 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具体表现
第三节 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分解
一 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分解
二 中国对美国出口企业现状
第四节 美国非关税措施与中国企业出口的经验证据
一 美国非关税措施与中国出口企业层面二元边际的经验证据
二 美国非关税措施与中国出口产品层面二元边际的经验证据
本章小结
4 进口需求弹性测算及美国非关税措施量化
第一节 进口需求弹性测算
一 计量模型构建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 回归结果分析
四 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量化
一 计量模型构建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 回归结果分析
四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5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层面二元边际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和变量界定
一 计量模型构建
二 变量界定
三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基准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一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企业进入市场的影响
二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企业退出市场的影响
三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额的影响
第三节 企业所有制类型异质性视角
一 企业进入市场回归结果分析
二 企业退出市场回归结果分析
三 企业出口额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行业类型异质性视角
一 企业进入市场回归结果分析
二 企业退出市场回归结果分析
三 企业出口额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区域效应异质性视角
一 企业进入市场的回归结果分析
二 企业退出市场的回归结果分析
三 企业出口额的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一 不同样本区间回归结果分析
二 非关税措施滞后项
三 工具变量法
本章小结
6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层面二元边际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和变量界定
一 计量模型构建
二 变量界定
三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基准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一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
二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
三 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企业所有制类型异质性视角
一 出口产品种类回归结果分析
二 出口产品价格回归结果分析
三 出口产品质量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行业类型异质性视角
一 出口产品种类回归结果分析
二 出口产品价格回归结果分析
三 出口产品质量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产品用途异质性视角
一 出口产品种类回归结果分析
二 出口产品价格回归结果分析
三 出口产品质量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一 不同样本区间回归结果分析
二 非关税措施滞后项
三 工具变量法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建立完备的非关税措施预警及防控体系,促进外贸提质增速
二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高技术产品行业应对能力
三 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国企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应对非关税措施
参考文献
非关税措施:美国实践及其影响研究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梓楠。
得书感谢您对《非关税措施:美国实践及其影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