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七子研究

前后七子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郑利华教授明代文学专著,厚积薄发,前后七子研究领军,具极高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项目作者郑利华教授浸淫明代文学多年,具有深厚的学养和精湛的造诣,尤其在前后七子研究方面,是国内公认首屈一指的专家,已出版有关于后七子领军人物王世贞的《王世贞年谱》、《王世贞研究》两部专著,并发表了《“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后七子诗法理论探析——以王世贞、谢榛相关论说考察为中心》、《前七子诗论中情理说特征及其文学指向》、《积学、精思、悟入:后七子诗学理论中的创作径路与境界说阐析》等多篇相关专题论文,多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郑利华教授积十余年苦功撰成此书,厚积薄发,融汇了他多年来对前后七子乃至整个明代文学的研究所得。从基础文献的收集、整理,到理论的归纳、阐发,均极见学术功底,书后所附《前后七子文学年表》更是多年梳理而成。总体而言,此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必然会成为明代文学研究的支柱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郑利华,1962年6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3年至1986年,在复旦大学古籍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章培恒教授。1986年至1988年,就职于上海大学文学院。1988年至1991年,在复旦大学古籍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章培恒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至200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任交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和教学,学术专长为元明清文学、明代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和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代诗学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第一章 成、弘之际学术与文学风尚及其变异

第一节 专经时风的形成及其效应

第二节 台阁文风的流延与分化

第三节 “还其文于古”:重古文词趣尚的上扬

第四节 复古理念的变转趋势

第二章 前七子文学集团的组成及其活动

第一节 京师结盟与复古活动的倡起

第二节 政治旋涡的卷入及文学热潮的跌落

第三节 京师盟社的重开及唱酬活动的回复

第四节 中原与关中故里交游圈及活动重心的确立

第三章 前七子的个性与心态

第一节 从内在之性到时世之势

第二节 政治情势变易中的心态转向

第三节 寄心丘壑与顺适其志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主情与求真

一、“发之情”与“生之心”

二、主情与反宋诗倾向

三、“真诗”说及其价值取向

第二节 艺术表现原则的诠说

一、“比物陈兴”:“诗之道也”

二、“示以意象”与“不露本情”

三、“声永而节”,“律和而应”

第三节 格调、文质说与审美主旨的确立

一、“高古”之格与“宛亮”之调

二、以“质”为本,以“实”为尚

第四节 复古的绪次与文学内蕴

一、诗歌复古的理路与指向(一)

二、诗歌复古的理路与指向(二)

三、“文必先秦两汉”论的倡导及其义旨

第五节 复古与法度

一、对于法度涵义的诠解

二、关于法度的体认方式

第五章 前七子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拟古取向与自我抒写的交互

一、拟古态势的凸显及其特点

二、自我精神个性与命运遭际的写照

三、多角度人生体验与感悟的呈示

第二节 表现视角的下移与日常化倾向

一、人物形象描画的下移特征

二、日常情态的谛观与叙写

第三节 雄浑与深秀相兼的诗调

一、雄厉浑厚格力的彰显

二、深邃蕴藉诗境的营造

第四节 朴略与古奥并尚的文风

一、质实与真率相交织

二、古峭与奥涩相纠结

第六章 正、嘉之际文坛格局的延续与衍变

第一节 李、何绪风的承续与张扬

第二节 复古理路的检省与改易

第三节 王、唐复古立场的分化及其取向

第七章 后七子文学集团的组成及其活动

第一节 前期活动与核心阵营的形成

第二节 诸子离京转迁后的交往及著述

第三节 南北之薮:济南与吴中营垒的构筑

第四节 后期活动与以王世贞为中心文学阵营的建立

第八章 后七子的个性与心态

第一节 寓志于仕路艺途之始

第二节 坎廪之遇、世事之感与消沮之怀

第三节 在进退之间徘徊

第九章 后七子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宗尚态度与基本取向

一、“修辞”之论与古文之道

二、“得之心而发之文”

三、“性情”说及其相关问题

四、格调的重申与强化

第二节 关于法度的阐论

一、文章之法

二、诗歌之法(一):声律

三、诗歌之法(二):结构

第三节 复古习法的径路与境界

一、“积学”与“精思”

二、“拟议成变”与“悟以见心”

三、“因意见法”与“不法而法”

第四节 诗学观念显现的审美向度

一、诗复“雅道”的主张

二、对“和平”之音的强调

第十章 后七子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拟古取向与自我抒写的消长

一、拟古取向的延展及其特点

二、人生经历与自我心路的间现

第二节 博杂化与趣致化倾向的呈现

一、博杂化之特征

二、趣致化之特征

第三节 雄浑诗调的相承与变易

一、雄浑之势,精工之饰

二、婉缛风调的杂错与旁出

第四节 古奥文风的调习与铸冶

一、裁剪之法,缜致之笔

二、奥峭气习的融炼与加强

馀论

前后七子文学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前后七子研究是201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郑利华。

得书感谢您对《前后七子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七宗罪:魔鬼的侧影 电子书
是什么,诱惑天使堕落?是什么,诱导人们走上暴力犯罪的不归路?是人性原本如此,还是后天环境使然?这也正是作者想要极力探究的问题。在本书中,前FBI探员詹姆斯•博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血腥和暴力的世界。从为所欲为的黑帮毒枭,到肆无忌惮的反社会人格患者,再到心狠手辣的连环杀人犯……从每一个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人性的阴暗面;但同时,我们也都能找到人性的闪光点。“想要寻求光明,先要审视黑暗。”因为只有经历了
七次欧洲自驾游随笔 电子书
作者夫妇二人都是上海华东理I大学的退休教授,于2012年至2016年在欧洲完成了七次自驾游,足迹遍及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本书总字数约10万,配图230余张,内容涉及旅游路线、日程安排、景点特色、途中见闻、衣食住行及观感体验。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笔详实,记录了欧洲绚丽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适合有兴趣在欧洲进行自驾游或自由行的读者参考,也可以将其与作者夫妇编写的《美加泰澳新五国自驾游随笔》和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电子书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冰心译本,献给所有疲惫心灵的礼物。
日记十招:特级教师高子阳教你轻松写日记 电子书
10个日记妙招,激发孩子的无限创意和灵感,让写好日记不再困难。
叙事空白研究 电子书
叙事空白指的是叙事作品中的某些意义在文本中未被传达出来或未被明确传达出来的现象。它是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叙事交流现象。小说中的省略让文本意义“隐而愈显”;戏剧中的静默让观众感受到更大的震撼;电影中的空镜头让观众久久回味……迄今尚未有人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书试图从广义叙事学的角度,采用理论阐释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叙事空白的成因、表述、填补和价值四个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