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优秀的文学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在一个崭新而伟大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还面对一个古老面复杂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其实,回答这样的问题如同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艺术等问题一样,是个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即使再追问一千次,还会有一千零一种答案。其实,对那些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们来说,可能会觉得另一个问题离自己更近,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作者简介
作者傅道彬,1960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76年中学毕业,先后在吉林省蛟河县、蛟河煤矿做过下乡知青,当过采煤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师范人学中文系,1982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巾文系,1985年获文学硕上学位;1986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从师于石声准教授和张舜徽教授,1991年晋升教授职务。
著有《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诗外诗论笺》《晚唐钟声》《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歌者的悲欢》(与人合著)、《文学是什么》(与人合著)等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新华文摘》《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红楼梦学刊》等海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1998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员”。先后承担过教育部及日本文部省等多项研究课题,任中国诗经研究会、巾国屈原研究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阅读说明
总序
人文素质在哪里?
引论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第一章 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
一、 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二、 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
三、 文学的两个世界
四、 结语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艺术吗?
一、 “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需要辨析的命题
二、 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介
三、 文学的超语言性
四、 结语
第三章 是美的还是真的?
一、 从柏拉图驱逐诗人说起
二、 亚里士多德为诗辩护的理论意义
三、 鲍姆嘉通的误解
四、 康德的“批判哲学”与“美的分析”
五、 黑格尔“艺术解体论”引发的思索
六、 海德格尔与艺术真理的重新划界
七、 中国人的先见之明
八、 结语
第四章 是闲暇的游戏还是布道的牧师?
一、 方法与问题
二、 文学与娱乐
三、 文学与教育
四、 文学与心理
五、 文学与精神
六、 结语
第五章 作品=内容+形式吗?
一、 内容形式“二分法”
二、 同样面临困难的新观点
三、 中国传统文论:可能开发的资源
四、 结语
第六章 作家创造了什么?
一、 形象与意象
二、 意象与超象
三、 典型与意境
四、 豪放与婉约
五、 素朴与感伤
六、 神思与妙悟
七、 结语
第七章 文学之树是长成的
一、 文学的起源
二、 文学体裁的几个理论问题
三、 诗歌
四、 小说
五、 散文
六、 戏剧文学
七、 影视文学
八、 结语
第八章 读者的创造与被创造
一、 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
二、 作为对象的读者
三、 作为主体的读者
四、 文学评价
五、 结语
余论 面临挑战的21世纪文学
一、 商品化
二、 影视与网络的冲击
三、 文学如何可能?
阅读书目
文学是什么是200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傅道彬。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是什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