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和礼仪的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客观地记录了一些可观察的地方礼仪传统的表达(也可称之为“有意义的礼仪标签”),这些标签包括同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紧密联系的文字传统、地方神祇的故事、村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绎的乡村仪式、建筑的特征等,并重构了这些礼仪所应用到的地方制度的历史。
通过个案研究,对于统一的中国社会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重建了地方社会如何获取及认同自身特性的历史,以及地方社会如何接受并整合到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的历史,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作者简介
作者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教授,除著有本书外,还是Down to Earth: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一书的主编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从礼仪到国家
宗族程式:16世纪的礼仪革命与帝制晚期中国的国家
从社会史出发
人类学与中国近代社会史:影响与前景
19世纪的天地会:一个解释
从祖宗到皇帝
中国皇帝的非正式帝国:明代宗教与地方社会的整合
明嘉靖初年广东提学魏校毁“淫祠”之前因后果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
皇帝在村:国家在华南地区的体现
从明代到民国
成文的和不成文的:成文族谱的政治议程
佛山何以成镇?明清时期中国城乡身份的演变
宗族是一种文化创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宗族社会主义与公家掌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潭冈乡
从华南到华北
告别华南研究
韦伯有所不知:明清时期中国的市镇与经济发展
山西夏县司马光墓的土地与宗族笔记
动乱、官府与地方社会:读《新开潞安府治记碑》
从身份到礼仪
明中叶的“猺乱”及其对“猺族”的影响
祠堂与家庙:从宋末到明中叶宗族礼仪的演变
现代中国的国家与礼仪:评“民间社会”论争
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后记
明清社会和礼仪是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科大卫。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社会和礼仪》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