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蜚声教育界的语文教师樊阳,倾尽30年时光的讲述,带领我们走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人文世界,照亮自己,指向来路。

内容简介

本书将带我们漫游两千年前群星璀璨的先秦与古希腊:在至淳的“诗三百”中捧起先民“思无邪”的美好;跟随孔子重建礼乐的行思,探究古老的生活美学;循着老庄的行脚构建中国人开阔而自在的灵魂;孟子这位雄辩斗士给予后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智识与勇气;古希腊三杰震古烁今,为世界带来理性与哲思的曙光;盲诗人荷马,吟唱着西方文学源头的宏伟诗篇……

作者简介

作者樊阳,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获得教育部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第二届全人教育奖、《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全国教育、文化类奖项和荣誉。著有《哪里都是杏坛》,主编《人文行走在上海》系列书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

总序 穿越历史与融入民间

引言 先秦与轴心时代

行读全球视野下的轴心文明

追寻“先秦”:探究中国文明的基因

观照现实:如何理解重读经典的价值

第一讲 千年的追问: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人文”理解与讲坛“行读”

二、世界文明历史审视

世界文明分期

文明历程:讲座的内在逻辑

三、中国文化的地理审视

中国、中国人,从何而来

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的形成

大汶口文化陶器

第二讲 《诗经》:神圣而亲切的家园

引:走近《诗经》

一、《诗经》概况

《诗经》:从诗歌集到“经典”

诗与文学的起源

二、《诗经》的手法:“赋”“比”“兴”

三、《诗经》的体例:“风”“雅”“颂”

风、雅、颂概述

《大雅》中的“史诗”

《小雅》和我们的生活

第三讲 《诗经》中的千古爱情

一、《诗经》中爱情的特征

含蓄婉转的爱情表达

重章叠韵和“起兴”构建情感层次

二、《诗经》中的女性

爱情中的小心思

古典社会的女性:被动而依附于男性

不一样的女性:勇敢挽回爱情

不一样的女性:打情骂俏

不一样的女性:大胆追求

三、对“永恒”的追问和追求

爱情能否永恒?

因外部环境而无法永恒的爱情

即使不可得仍要追求“永恒”

第四讲 《诗经》中的社会民情与生命探求

一、《诗经》中的社会民情

“美意”和“礼”

劳作欢歌

小人物命运

乌托邦的想象

二、《诗经》中的生命探求

生归何处

黍离之悲

曰归:生命本真的向往

第五讲 孔子是一个虚伪的形式主义者吗?——孔子与《论语》的一个侧面

引:阅读《论语》的困难——理解时代

一、想象一个没有任何“礼”的社会

假如没有“礼”

辨析“形式主义”和“礼”

“礼”的原意

二、穿越回春秋

封建制和宗法制

中国人的象征性思维

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论语》背后的世界观

丧葬仪式构建人伦秩序

“差序格局”式的亲属关系

古代葬礼的步骤

丧服制度

四、“礼”的核心实质

礼:内容和实质的统一

从“礼”理解古代中国

第六讲 《孟子》:道性善与内圣外王

一、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其人

《孟子》其书

二、孟子道性善

善端:人之为人的本质

恶,即善之缺乏

“善端”从何而来

三、孟子论治国

内圣外王

经典的限度范围

第七讲 至诚:读《大学》与《中庸》

一、《礼记》《周礼》与《仪礼》

二、《大学》《中庸》其书

三、《大学》义理

“三纲领”

“八条目”

四、《中庸》义理

“性”和“道”的生生世界

“至诚”:天地人合而为一

第八讲 老子与道家思想

引:你所了解的道家文化

一、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其人

《老子》其书

二、《道德经》的内容

道与德:宇宙存在及生命境界

归根之路:老子论人生理想和主体修养

“无为自化”与“小国寡民”:政治策略与社会理想

老子的辩证智慧

三、《老子》思想的价值、影响意义

第九讲 直书良史:《左传》(上)

一、来历与流传

《左传》的历史地位

作者和成书

二、《左传》与中国史学

《左传》:编年之祖

直书良史:中华文明的基石

三、《左传》内容的复杂性

四、史书中的宋襄公

《子鱼论战》

对宋襄公的评价

第十讲 古文丰碑:《左传》(下)

一、《左传》中的政治

二、《左传》的文学趣味

三、《左传》的叙事艺术

重耳流亡故事中的倒叙

介之推故事中的对话

四、永恒的古文丰碑

第十一讲 特殊的隐者:《庄子》(上)

引:你眼中的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作为隐者的特殊性

贫穷而独立的隐者

庄惠之辩

三、《庄子》及其语言特点

《庄子》的性质:哲学还是文学

《庄子》的语言特点:三言

第十二讲 人之局限与逍遥游:《庄子》(下)

一、《秋水》:人的局限性

河伯和海神若的六重对话

生命本位的思考

二、《逍遥游》:如何应对人的有限性

心、形之辨

《逍遥游》:达到至人

三、《庄子》的意义

第十三讲 墨子与墨家流变

引:墨子的形象

一、墨子生平

二、墨子的主张:十义

政治:兼爱和非攻

政治:尚同和尚贤

精神思想:天志、明鬼和非命

日常:非乐、节用和节葬

三、墨家的发展

四、墨家的消亡

五、重新发现墨子

第十四讲 先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引:你所了解的荀子

一、人性善恶大辩论

人性论要素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对孟子性善论的反驳

如何让人和社会变好?

二、如何让人变好:化性起伪

知:性和伪相合的基础

向圣人学习

三、如何让社会变好:明分使群

四、荀子理论的问题和影响

第十五讲 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

一、什么是神话

神话的定义

神话的发展阶段

神话的主题和意义

二、古希腊神话的产生、特点、谱系

古希腊神话产生的背景

古希腊神的谱系

三、古希腊神话的艺术内核

四、古希腊神话精神内核

三位最美女性背后的古希腊精神

人类本性的追求

对命运的抗争与思索

第十六讲 命运!命运!——古希腊史诗与悲剧

一、史诗概况

史诗的定义和特征

史诗的形成过程

二、荷马与荷马史诗

荷马有没有创作《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的历史背景

《伊利亚特》的谋篇布局

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

如何评价阿基琉斯

《荷马史诗》的意义

三、悲剧概述

悲剧的特征

祭祀酒神而产生的悲剧

四、《俄狄浦斯王》

戏剧结构与情节

戏剧结构的精妙安排

俄狄浦斯的重重谜团

五、悲剧的艺术分析

第十七讲 爱智慧:古希腊哲学

引: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古希腊与古希腊文明

二、第一代哲学家:万物本原

泰勒斯:万物本原是水

不定者:气

三、第二代哲学家:变和不变

毕达哥拉斯:世界的本原是数

赫拉克利特:只有变化是不变的

巴门尼德:思有同一

芝诺:悖论

四、第三代哲学家:调和

五、哲学黄金期

智者运动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柏拉图:洞穴寓言

六、哲学和我们的生活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是2021年由微言传媒出版,作者樊阳。

得书感谢您对《行读中西的人文课1:先秦与轴心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黑暗时代:帝国的崩溃与欧洲的新生 电子书
打破误解,还原真相。翻开本书,带你了解一个真正的欧洲“黑暗时代”!
先秦文艺思想史 电子书
本书将文艺思想史研究与历史、思想史的研究融会贯通起来,揭示文艺思想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 电子书
梁启超对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评述。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 电子书
历史学者杨国强思考历史的文章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