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多维研究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多维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机制的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列入2016年度浙江省后期资助项目。在汉语中,零形回指的使用非常普遍,且受到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的多维因素的影响。本书基于理论研究、语料分析和统计以及认知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机制从先行语凸显因素和结构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先行语凸显因素又包括语法显著、语义显著和信息显著三个层面。结构因素包括距离和复句语义关系这两个方面。在对以上汉语零形回指认知因素的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零形回指的五个主要的认知原则,并对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机制从生成和解析两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化的流程描述。本书对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以及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从事者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代词脱落的跨语言视角及汉语零形回指的分类与分布

第一节 代词脱落的跨语言视角

第二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分类与分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回指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可及性理论

第二节 向心理论

第三节 认知参照点理论

第四节 语篇表征理论和文本更新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先行语凸显因素

第一节 语法显著

第二节 语义显著

第三节 信息显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结构因素

第一节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距离因素

第二节 复句语义关系因素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

第一节 实验1:先行语位置策略实验

第二节 实验2:主语显著的共性实验

第三节 实验3:名词生命度实验

第四节 实验4:动词语义和复句语义关系实验

第五节 名词有定性实验

第六节 数量信息实验

第七节 距离因素实验

第八节 讨论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零形回指的生成与解析机制

第一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解析机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多维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倩。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多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多维新媒体营销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10章,前五章主要介绍新媒体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新媒体编辑的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新媒体与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图片处理技能、新媒体图片排版技能、音频视频处理技能、新媒体文案写作技能;后五章主要介绍各大新媒体营销平台的营销实战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社群营销、直播和短视频营销、自媒体营销。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更好地开展新媒体营销活动。
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汉语空间极性词与其他词语的组配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配中出现的空位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挖掘了空位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认为,空间极性词能否和其他词语组配,受到极性词自身的语义、组配词语的语义和整个结构的结构义的共同制约,部分空间极性词组配前的语义对立关系在与其他语言单位组配后会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本书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以及汉语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作者基于复杂理论研究汉语类型特征问题,在构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理论框架基础上,对SLA领域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四个国家的留学生的中介语及汉语母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总结不同来源国学习者偏误所反映的汉语类型特征的共同之处及差异之处。全书共五章,分别为:绪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讨论与分析,建议与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能力间互动关系、能力影响因素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