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揭示汉语单音节词语由古至今丰富的词义表达和复杂的内部成词及造句机制。
内容简介
该书从语法观、认知语言学及词语模理论等视角对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当代流行语中的单音节词的使用与演变进行研究。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汉语虚词“得”以及使用率较高、词义复杂的“上”作为代表性词语进行句法、语义、语用和认知隐喻方面的解析。在汉语单音节词语研究基础上,探索流行于网络和口语表达中的众多单音节词语的表意现象及成词动因。
作者简介
作者郑颖琦,2011毕业于四川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获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于2010-2011及2013-2015年期间在韩国又松大学孔子学院及美国华盛顿州孔子学院任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编 “二拍”中的助词“得”的研究
引言
第一章 “得”的用法分类
第一节 用于可能式的“得1”与“得2”
第二节 用于结果式的“得3”
第三节 用于情态式的“得4”
第二章 可能式中的“得1”与“得2”
第一节 句法结构
第二节 语义分析
第三节 语用表达
第四节 发展演变
第三章 完成式的“得3”
第一节 句法结构
第二节 语义分析
第三节 语用考察
第四节 发展演变
第四章 情态式的“得4”
第一节 句法结构
第二节 语义分析
第三节 语用考察
第四节 发展演变
结语
中编 “上”在现代汉语中的认知隐喻意义
引言
第一章 “上”的各种意义
第一节 “上”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
第二节 “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第二章 “上”多义性的形成机制:从认知角度看一词多义
第一节 对一词多义的传统解释
第二节 一词多义认知角度的研究
第三章 “上”与“下”在隐喻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一节 “上”和“下”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义
第二节 何谓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三节 “上”“下”隐喻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四节 “上”和“下”隐喻意义不对称的原因
第五节 “上”“下”的选择与视点的出现和存在密切相关
第四章 “上”的词类转变问题
第一节 关于词类划分的历史解释
第二节 “上”的词类转变问题
第三节 从认知的角度谈“上”的词类转变
结语
下编 当代单音节流行词的生成机制及成词动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流行的单音节词生成及新词成词的外部动因考察
第一节 外来词语的借入
第二节 媒体语言、手机语言的涌现
第三节 港台词语、方言词语影响的扩大
第二章 流行的单音节词生成及新词成词的内部动因考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词语模理论
第三节 类推机制下新词的成词动因
第四节 语素化动力下的新词成词动因
第三章 修辞效能中成词动因考察
第一节 构词过程的修辞效能
第二节 新词生成过程中词义的发展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著
二、外文专著
三、期刊论文
后记
汉语单音节词的多维研究是2015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颖琦。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单音节词的多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