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度阐述唐宋词艺术特征及美学地位,涵盖音乐文学、抒情文学、传统艺术精神等方面。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中的一种。作者以2007年出版的《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及2008年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以专论的方式论述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第一至五章,围绕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集中分析唐宋词作为音乐文学在艺术样式上的特点,揭示唐宋词的内倾性艺术个性,指出唐宋词是一种需要表演的艺术,分析词之为乐的化空间为时间的特点等。第六至十二章,围绕情感与道德的关系,分析唐宋词作为抒情文学在创作论上的特点,提出唐宋“词缘情而婉丽”的特征,分析唐宋词情感装饰性,解读词学批评的性别特征,总结唐宋词情中道德的内在结构,认识唐宋悲感词、闲适词的艺术特征等。第十三至十七章,围绕俗与雅的关系,分析唐宋词与传统艺术精神之间由冲突到调和的演进特点,认识唐宋词艺术精神的流变规律,系统总结唐宋词在语词、节奏、意象、时空及深义等艺术结构方面的特点。至此,针对大家熟悉的研究对象,这部书稿在话题的选择与阐释的思路上皆试图有所变化,力求从中国审美文化史出发,考察唐宋词反思、突破、深化传统艺术精神的特点及地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词学研究的现代性——从王国维说起

上篇 时间与空间

第一章 诗乐离合与唐宋词的体性美

一、诗乐离合、文体递变与人类审美能力之变迁

二、音乐本原、倚声填词与词之言长的美学特征

三、诗乐紧张、音乐游离与词体变异的艺术表现

四、以声为用、以义为用与词学研究路径之辨析

第二章 歌舞题材与唐宋词的表演性

一、应唤歌檀催舞袖:唐宋词的表演场

二、小词流入管弦声:唐宋词的审美对象

三、男子而作闺音:唐宋词的表演主体及创作方式

四、新愁多向曲中传:唐宋词表演的审美接受

五、异音而同乐:唐宋词表演性的美学史地位

第三章 情感追忆与唐宋词的抒情性

一、追怀往事记新词:词人的情感记忆

二、又是今年忆去年:词人的情态叙说

三、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中的审美遗痕

四、往事时时心上见:词艺术抒情的深幽性

第四章 咏物题材与唐宋词的时空性

一、绘声绘影:咏物的地位及咏物词的界定

二、离形写音:咏物词的艺术性及逻辑层次

三、不物于物:咏物词艺术技巧及审美特点

第五章 建筑题材与唐宋词的音乐性

一、卜筑快幽情:建筑寄托古人的精神

二、举目青楼画阁:建筑入词的时代气氛

三、有人楼上愁:建筑物在词中的作用

四、阑干无数秋:词中建筑的美学意蕴

中篇 情感与道德

第六章 唐宋词的娱情观及审美趣味

一、有情与无情之争:娱情的超越性理念

二、言志、缘情到文娱:娱情观念的文学空间

三、娱宾以遣兴:唐宋娱情填词观念

四、歌板尽清欢:词体娱情的场环境

五、词虽小却好:娱情词的审美特色

第七章 唐宋词的性别观及美学特征

一、深情暗共知:唐宋词的两性构象

二、更与何人说:唐宋词中的妻子形象

三、须宛转绵丽:唐宋词的情感装饰

四、酌剂乎阴阳:唐宋词的性别批评

五、妙得于妇人:唐宋词性感柔艳的美学特征

第八章 唐宋词的爱情观及道德意义

一、无物似情浓:爱与美交织的主题形态

二、不出乎绮怨:爱情词的传统接受特色

三、拚死为红颜:爱情心理中的美德诉求

四、各见其性情:“人文合一”的审美新内涵

第九章 唐宋词的伤愁观及审悲意识

一、欲上高楼去避愁: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结构

二、为赋新词强作愁:唐宋词的悲感历程

三、自道身世之戚:李煜及士大夫词悲感心理辨析

四、何处合成愁:孤独形象及其美学特征

第十章 唐宋词的闲适观及审美价值

一、自由的闲适:快乐原则的心理形式

二、休闲的传统:闲适经验的文化模式

三、当下的享乐:闲适传统的主题沿革

四、审美的审美:闲适词境的审美趣味

第十一章 唐宋渔父词及自由美学

一、渔父:摆脱尘机的自由畅想

二、垂钓:金鳞罕遇的自由寻觅

三、扁舟:身心载体的自由形式

四、湖海:以天合天的自由空间

五、清空:渔父家风与词体体性

第十二章 唐宋词的传统道德观及新变特点

一、三从四德与孝义乡风

二、道德功利与名臣价值

三、道德祝愿与精神家园

四、比德思致与诗性美德

下篇 俗与雅

第十三章 一个前奏,两次循环:唐宋词本色体性观及词史“正变”论

一、本色是文体当行的审美意识

二、唐词是词体体制本色的前奏

三、唐宋词体本色性的两次循环

四、正变是缠夹本色的批评标准

第十四章 艳清并存,由艳至清:《花间集序》的艺术观及美学意义

一、《花间集序》的写作思路及文本结构

二、欧阳炯的词作风格与词学美趣

三、欧阳炯词学观的美学史意义

第十五章 治世之音,避俗求雅:李清照《词论》的艺术观及美学价值

一、北宋前的词学发展史观

二、词“别是一家”说的内涵

三、词“别是一家”说的美学价值评价

第十六章 清空雅正,晋人风度:张炎《词源》的艺术观及审美实践

一、虑雅词之落落:清雅理念的词学本体化

二、词境亦清绝:清雅理念与填词活动的合一

三、晋人清几许:清雅理念与填词用心的丰富

第十七章 词尤善感,入人甚深:唐宋词的艺术感发本质及审美接受

一、空中语的直觉性语词

二、按节寻声的节奏感知

三、香草美人的经典意象

四、言近意远的生命感悟

五、词贵浑涵的美学意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杨柏岭。

得书感谢您对《唐宋词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史地位(中国诗学研究专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春山一路鸟鸣啼:王雪涛花鸟画艺术及影响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学界及其家人、友人、学生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挖掘与王雪涛相关的各方面资料。对王雪涛绘画学习历程、艺术风格分期、教学创作及真伪问题进行了论证,厘清了一些学界的争论并对王雪涛成熟的绘画风格准确把握,这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和分析王雪涛花鸟画艺术的特点及影响等相关问题。将王雪涛花鸟画艺术置入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总体脉络之中,对于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及对当代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商业摄影视觉形态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商业摄影概述,商业摄影艺术表现,商业摄影器材选择,商业摄影基础操作,商业摄影专业用光,商业摄影广告创意与视觉表现,商业摄影视觉语言,商业摄影视觉形态等。
舞文弄墨皆不易:中国画的题款艺术及其他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写了中国画题款的意义、中国画题款的演变发展过程等。作者列举了汉及汉代以前题款艺术的发展概况、汉画像石与壁画的题膀概况、唐以前中国画题款的概况、唐代题款艺术的发展,再到宋代绘画的题款艺术、元代绘画的题款艺术、明代绘画的题款艺术、清代绘画的题款艺术等,本书还列举了八大山人的题款艺术,强调了题款的重要性,可以补充面面内容的不足,可以补充画面变化的不足,可以添补为画中的次要”景物”,可以调节画面的
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2016年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概述、2016年中学艺术教育发展概述、2016年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概述、2016年学前艺术教育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