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对抗及反对抗作战能力评估与验证

雷达对抗及反对抗作战能力评估与验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雷达对抗及反对抗作战能力评估与验证》结合现代信息对抗的特点,基于电磁环境量化技术,构建了接近实战场景下的电磁环境,重点介绍了在此环境下电子对抗能力尤其是雷达侦察能力,以及雷达抗干扰能力的评估内容、技术和方法等内容,以提高雷达/电子对抗设备等能力方面的指标可用性。

章节目录

第1章 能力评估基础

1.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1.1 国外

1.1.2 国内

1.2 电磁环境特性

1.2.1 空间特性

1.2.2 时间特性

1.2.3 频谱特性

1.2.4 信号类型特性

1.2.5 动态特性

1.3 电磁环境组成

1.3.1 电磁信号来源

1.3.2 电磁信号样式

1.3.3 电磁信号属性

1.3.4 电磁信号进入方式

1.4 电子对抗作战能力评估

1.4.1 基本概念

1.4.2 评估必要性

1.4.3 评估内容

1.4.4 评估技术

1.4.5 评估方法

1.5 评估基础知识

1.5.1 互易性

1.5.2 增益

1.5.3 方向性

1.5.4 副瓣

1.5.5 极化

第2章 电磁环境构建与量化

2.1 必要性及趋势

2.1.1 必要性

2.1.2 趋势

2.2 战情设计

2.2.1 时间域设计

2.2.2 频率域设计

2.2.3 空间域设计

2.2.4 战术布局

2.2.5 电磁环境量化

2.3 复杂电磁环境综合生成

2.3.1 构建流程

2.3.2 雷达抗干扰测试环境

2.3.3 电磁态势生成

2.3.4 复杂电磁环境预测与生成

2.3.5 实时监测

2.4 电磁环境综合模拟系统

2.4.1 雷达信号模拟

2.4.2 干扰信号模拟

2.4.3 目标回波模拟

2.4.4 杂波信号环境模拟

2.4.5 电磁环境综合模拟

2.5 电磁环境定量描述

2.6 电磁环境监测

2.6.1 方法分类

2.6.2 信号特点

2.6.3 监测过程

2.6.4 监测要求

第3章 雷达对抗能力评估

3.1 传统评估方法

3.1.1 云模型评估法

3.1.2 层次分析法

3.1.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3.1.4 ADC法

3.1.5 专家法

3.1.6 解析法

3.1.7 概率模型评估法

3.1.8 灰色评估理论

3.1.9 人工神经网络

3.2 通用技术模型

3.2.1 电磁环境模型

3.2.2 杂波模型

3.2.3 目标空间运动模型

3.2.4 坐标转换模型

3.2.5 电磁信号传播模型

3.2.6 大气传播衰减模型

3.2.7 遮挡效应模型

3.2.8 多普勒频率模型

3.3 专用技术模型

3.3.1 雷达目标回波模型

3.3.2 天线扫描和天线方向图模型

3.3.3 天线伺服系统模型

3.3.4 反辐射武器模型

3.3.5 导弹武器仿真模型

3.3.6 雷达对抗评估模型

3.4 能力评估内容和方法

3.4.1 Agent模型建立

3.4.2 评估内容

3.4.3 能力评估方法

3.4.4 能力评估平台建设

3.5 干扰措施有效性分析

3.5.1 噪声干扰

3.5.2 扫描控制

3.5.3 记忆跟踪干扰分析

3.5.4 协同干扰

3.5.5 有源、无源干扰配合

3.5.6 雷达副瓣消隐对电子干扰能力影响

3.6 雷达对抗能力指标

3.6.1 综合电磁态势感知

3.6.2 协同对抗

3.6.3 电子情报生成

3.6.4 数据库管理能力

3.6.5 模拟训练能力

3.6.6 数据事后处理能力

3.6.7 功能弱化能力

3.7 关键技术

3.7.1 效能等效匹配外推

3.7.2 开发高层体系结构分布式仿真平台

3.7.3 动态仿真实时评估

3.7.4 评估数据分类采集

第4章 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

4.1 雷达抗干扰分类与机理

4.1.1 总体设计

4.1.2 天线抗干扰

4.1.3 发射机抗干扰

4.1.4 接收机抗干扰

4.1.5 信号处理抗干扰

4.1.6 体制抗干扰

4.1.7 抗干扰矩阵

4.2 抗干扰指标体系

4.2.1 体系内容

4.2.2 准则分类及应用场合

4.2.3 指标

4.3 能力评估场景

4.3.1 典型对抗场景

4.3.2 典型角色选择及参数

4.3.3 试验平台建设

4.4 能力评估技术

4.4.1 评估内容

4.4.2 评估方法及标准

4.4.3 评估原则

4.4.4 评估模型

4.4.5 评估举例

4.4.6 雷达抗干扰指标测试技术

第5章 对抗综合仿真与试验验证

5.1 国外发展概述

5.2 体系结构

5.2.1 数字模拟仿真

5.2.2 中频视频模拟仿真

5.2.3 内场射频注入仿真

5.2.4 内场射频辐射式仿真

5.2.5 外场射频辐射式仿真

5.3 对抗验证平台构建

5.3.1 对抗能力及效能评估验证平台

5.3.2 实验室综合仿真试验验证平台

5.3.3 内场综合仿真试验验证平台

5.3.4 外场综合仿真验证试验场

5.3.5 实时调度

5.3.6 效能仿真模型体系

5.4 系统总线、接口

5.5 干扰/抗干扰效果试验及评估

5.5.1 电子对抗干扰效果试验

5.5.2 雷达抗干扰效果试验

5.5.3 试验方法评估

5.6 试验验证能力举例

5.6.1 典型注入式试验验证能力

5.6.2 外场雷达抗干扰试验验证能力举例

5.6.3 有源诱饵干扰外场能力验证试验

5.6.4 转移干扰试验方法

5.6.5 电子对抗系统综合性能测试

5.6.6 典型对抗/反对抗作战任务场景及对抗决策设置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语

雷达对抗及反对抗作战能力评估与验证是201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雷达对抗及反对抗作战能力评估与验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雷达通信的频谱共享及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雷达通信的频谱共享及一体化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被公认为B5G/6G无线通信系统中新兴的核心技术。本书主要介绍雷达通信频谱共享及一体化方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全书共6章。第一章介绍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背景、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阅读本书所需的通信与雷达方面的基本知识。第2章~第4章分别介绍分立的雷达与通信的频谱共享机制、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波束赋形设计,以及基于给定雷达波束图样的
ASIC设计理论与实践——RTL 验证、综合与版图设计 电子书
本书以一个8位RISCCPU的设计为主线,按照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对CPU进分解,从简单计数器模块开始,到寄存器,再到存储控制器,以及CPU状态控制器等,将重点讲授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阻塞赋值与非阻塞赋值、状态机的设计及验证方法。并通过对其进行逻辑综合和版图设计,内容覆盖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全流程。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仿真 电子书
本书围绕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仿真技术,探讨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处理、运动补偿以及典型地物数据仿真等核心问题。在介绍现有机载SAR成像处理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慢速无人机载SAR和机载大前斜SAR的高精度成像处理算法,实现运动误差等非理想因素影响下的机载SAR高精度成像。在分析低轨SAR工作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低轨多模式SAR成像处理算法和高效处理算法,实现低轨多模式SAR高效成像。在分析高轨SAR特
热泵系统节能资源调查与评估 电子书
本书对热泵系统节能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热泵节能技术的分类、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调查表及必要测试的方式可获取热泵节能资源的基本状态,通过给出的热泵能耗定额指标制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热泵节能技术方案,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开展热泵节能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Python 3反爬虫原理与绕过实战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本书既适合需要储备反爬虫知识的前端工程师和后端工程师阅读,也适合需要储备绕过知识的爬虫工程师、爬虫爱好者以及Python程序员阅读。 【人气推荐】《Python 3 网络爬虫开发实战》作者、微软小冰工程师崔庆才作序,腾讯、马蜂窝工程师倾力推荐。 【干货满满】爬虫工程师不可错过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Cookie 反爬虫、WebSocket 反爬虫、字体反爬虫、WebDriver反爬虫、App 反爬虫、验证码反爬虫。 【反爬虫原理 爬虫实战】从实战出发,印证国内互联网企业内部加密原理,侧重讲解反爬虫的原理以及绕过方法。 【21个反爬虫示例】结合练习平台 Steamboat,帮助读者随时复现书中的 21个爬虫示例,巩固所学知识。